东城区家庭医生:守护居民健康的“贴心人”
东城区家庭医生:守护居民健康的“贴心人”
北京市东城区自2016年全面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和精准健康管理,不仅提升了基本医疗服务水平,还显著改善了公共卫生状况。该地区重点针对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群体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有效促进了医防结合,提高了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创新服务模式,精准对接需求
东城区的家庭医生制度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组建了由全科医生、护士和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他们通过签约服务的形式,为辖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的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
在服务内容上,东城区的家庭医生团队不仅提供常见病诊疗、慢病管理等基本医疗服务,还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例如,对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用药指导和健康咨询;对慢性病患者实施病情监测和生活方式干预;对孕产妇和儿童进行重点关怀和随访。
值得一提的是,东城区还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养老驿站、养老机构实现100%对接,通过现场健康指导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东城区还推出了“慈孝守护”居家养老服务行动,利用“互联网+AI”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养老解决方案。
提升公共卫生水平,构建健康防线
东城区的家庭医生制度在提升公共卫生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家庭医生团队的主动服务和健康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了传染病和慢性病的传播。
在传染病预防方面,东城区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工作。针对中老年人群,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团队主动开展疫苗接种宣传和预约服务。例如,推荐50岁以上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建议老年人在流感流行季前接种流感疫苗,以及注射肺炎球菌疫苗。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家庭医生团队通过定期随访和健康干预,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据统计,东城区的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达到75%和65%。
此外,东城区还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家庭医生团队定期在社区开展健康讲座、义诊活动,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
成功案例:用专业和爱心守护健康
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陈旭,是东城区家庭医生制度的优秀代表。她从事儿童精神科工作14年,连续6年放弃周末和节假日休息,坚守在门诊一线。陈旭医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包括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疾病的病因学和治疗技术研究。
在陈旭医生的诊室里,经常能收到患者送来的鲜花和信件。每年七八月份,当看到曾经治疗过的患者考上心仪大学,她都会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陈旭医生不仅关注患者的病情,更注重他们的社会功能恢复。她会通过给班主任写小纸条的方式,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同时,她还非常重视对家长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孩子的病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陈旭医生的故事,正是东城区家庭医生制度成效的一个缩影。通过家庭医生的精心服务,越来越多的患者得以重返校园,回归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
展望未来:构建更加完善的健康服务体系
东城区的家庭医生制度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中。未来,东城区将进一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将加强与上级医院的联动,建立更加紧密的医联体,为居民提供更加连续、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东城区还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医疗技术,为家庭医生服务插上科技翅膀。通过智能监测设备和健康管理平台,实现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预警,进一步提升健康管理的精准性和效率。
东城区的家庭医生制度,正在为居民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通过家庭医生的辛勤付出和创新服务,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健康状况,更提升了整个社区的健康水平,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了东城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