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鸡架带火当地经济,网友直呼真香!
沈阳鸡架带火当地经济,网友直呼真香!
从“市井小吃”到“网红必吃”:沈阳鸡架的走红之路
在沈阳,有一道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城市的名片。它就是沈阳鸡架。春节期间,沈阳市皇姑区的一家烤鸡架摊位前,不少食客特意前来购买。新鲜的生鸡架夹在铁板之中,放在高温炭火上不断炙烤,随着油脂不断烤出,鸡架不断变色,撒上一把白糖和各种烧烤料,肉香扑鼻而来。
鸡架是沈阳最具特色的地方美食之一,春节期间,鸡架不仅是当地人的餐桌必备,也是很多外地游客必“打卡”的美食。烀、炖、熏、炸、煎、酱、拌、炒、烤……这几天,湖南游客张思文已经吃过好几种口味的鸡架。
在沈阳市铁西区多家商家的柜台上,东北特色的大红大绿包装下,多种口味的“嗦啰鸡架”产品吸引消费者前来选购。“我们采用了高温杀菌工艺,在保证鸡架口感的同时延长了保鲜期。”沈阳市重工肉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徐丽明说。如今,即食鸡架还被做成了伴手礼,让游客把这份味道带回家。
“嗦啰鸡架”是沈阳方言中将鸡骨头含在嘴里反复品味的意思。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款产品就是为了让外地游客和在外游子也能品尝到沈阳味道,现在,公司每天可以生产7000至8000个鸡架,销售火热,供不应求。
在铁西广场地铁站的地下通道里有一个袖珍的鸡架“博物馆”,展示了鸡架的主要部位,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三叉骨,更适合沈阳老铁的许愿骨”“脆骨,把这个位置留给你的人一定很爱你”……小小的一只鸡架,被沈阳人研究得透彻,赋予了乐趣。
“百变的是做法和吃法,不变的是啃鸡架的感觉。”在上海工作的沈阳人张琦告诉记者,人们喝着老雪花啤酒,“嗦啰”着鸡架,边吃边唠,这份“生活气”才是沈阳鸡架的美味所在。
一场舌尖上的盛宴:2024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
2024年7月13日,2024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在老北市景区拉开帷幕。近10万名游客慕名而来,拌、炸、烤、卤等口味百变的鸡架美食令人垂涎,“锅包肉味鸡架”等创意料理将传统东北菜与鸡架元素巧妙结合,引得众多食客连连叫绝。沈阳,这个将鸡架发挥到极致的美食圣地,也正式确立了沈阳作为“鸡架美食之都”的地位。
本届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由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和平区人民政府、天之传媒集团主办,辽宁省烹饪行业协会、辽宁省辽菜产业协会、辽宁省互联网协会网络直播工作委员会、沈阳市互联网发展联合会、爱音斯坦FM、中国交通广播FM99.3、辽宁都市广播FM92.1协办。沈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刘克斌,和平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彭光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辽宁记者站副站长刘华栋,和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佟颖,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晓萌,天之传媒集团董事长解卿等领导和嘉宾莅临现场。辽宁广播电视台、沈阳广播电视台、沈阳日报、东北新闻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以及众多自媒体创作者到场助阵。
启动仪式上,沈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刘克斌,和平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彭光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辽宁记者站副站长刘华栋,和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佟颖,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晓萌,辽宁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崔韬,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李春祥,辽宁省互联网协会秘书长于华,天之传媒集团总经理孟祥利共同点亮大屏幕,宣告2024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正式启动。
作为沈阳专属的美食,鸡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老少皆宜的口味特点。抗美援朝时期,沈阳人民将鸡肉奉献给了前线,为免浪费,将剩下的鸡架做成美食;90年代,沈阳人民用一双巧手开创了“鸡架致富之路”。如今,沈阳鸡架已经从“市井小吃”成为“网红必吃”,是增添城市烟火气、点亮城市夜经济的重要载体。
本届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成功“落户”和平区老北市景区,也源于两者文化内核的“对味儿”。一直以来,老北市都以“最沈阳”而闻名。这里的民俗文化、庙会夜市、沉浸式演出等,每一处都在向大家传递着沈阳的古老底蕴和文明传奇。而鸡架更是“最沈阳”不可或缺的美食文化符号,沈阳鸡架美食之都也随着文旅的东风火爆“出圈”。鸡架美食之都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味觉标签,更是地方文化的一种体现,它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更是带动文旅繁荣的亮眼美食名片。
当天,“鸡架限定版”全城寻找大胃王挑战赛等活动也随之精彩开启。现场,香辣诱人的鸡架、肥美Q弹的小龙虾等美食香气袭人,引来游客连连赞叹声。近百名选手轮番上场,他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开启“舌尖上的挑战”。最终,本届“大胃王”凭借嗦鸡架既快又干净脱颖而出,赢取惊喜美食大奖。
据了解,7月14日,中国交通广播FM99.3青春主播天团还将携超多精彩活动惊艳亮相2024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欢乐萌萌哒》“最美副驾驶”萌萌、《你好沈阳》主持人阿松、《热气腾腾大东北》主持人路路和大山弟弟、《打开天窗说亮话》主持人大琦等将化身美食侦探,与听众面对面分享关于鸡架的独家记忆,并带来CP“架”到默契比拼、能将“架”到等多重互动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交通广播FM99.3《全民欢唱先锋榜》首发舞台也将火热登陆2024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用音乐点燃夏夜。
7月16至18日,2024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之993三周年宠粉日全城送鸡架活动也将启动,为沈城百姓送上美食惊喜。
作为轰动全国的爆款美食IP活动,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不仅展现了沈阳丰富的美食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以鸡架为媒,搭建起了一个文化交流与文旅推广的平台。未来,沈阳市将继续挖掘沈阳鸡架的文化内涵,让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成为对外展示城市魅力的窗口,汇聚全国目光,传递沈阳英雄城市文化内涵,书写高品位美食文化名片。强化沈阳“鸡架美食之都”辨识度,助力推出独具地道沈阳范儿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消费场景,擦亮城市夜经济,助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展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崭新面貌,助力沈阳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迈进。
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沈阳鸡架的火爆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4年1~11月,沈阳市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38.2%,国内游客花费同比增长46.0%;预计全年累计接待游客近2亿人次。
沈阳市文旅局局长刘克斌更是亲自到北京中关村喊话接客,进一步提升了沈阳的知名度。沈阳鸡架不仅成为了网红美食,还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让不少网友直呼“真香”。
美食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沈阳鸡架的走红,离不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老工业基地城市,沈阳城市文化底蕴深厚、资源禀赋突出,当地有7200年人类文化史、2300年建城史、近400年都城史。基于此,沈阳深挖历史文脉,筹划“四个文化”活动,彰显了沈阳文化魅力。
同时,沈阳还精心组织央视春晚沈阳分会场、首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央视秋晚三大“国字号”活动,推出“跟着赛事游沈阳”等特色活动,打造首届沈阳雪花国际啤酒节、中医药文化夜市、浑河外滩、东北亚云端草原等一批文旅新场景,举办旗袍文化周、玫瑰音乐节等品牌文化活动等2万余场次,城市宣传火爆出圈。
此外,沈阳还全力打造文艺精品,杂技剧《先声》、广播剧《问天》等获评中央宣传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优秀作品奖。
从“网红”到“长红”的秘诀
为了保持沈阳鸡架的持续热度,沈阳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由于资金并不充裕,小而美的微创新成为沈阳的一把钥匙。近年来,老北市改造、方城改造、825条背街小巷、3070个口袋公园建设,所有城市更新的内容都加上文旅元素。通过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场景越来越丰富。于是,一个原来玩两天就挺费劲的沈阳,变成了现在可以一口气玩七天不重样的沈阳。
但这还不足够。如果单纯只考虑供给端,思考沈阳文旅要给游客什么,这事儿也不成。于是,深入需求端,沈阳打造出“听劝”的服务品牌,即主动听,立即改,用心办。
沈阳文旅“听劝”的案例很多,比如在小河沿早市设立行李寄存处、西塔商业街业主们春节不打烊、沈阳故宫免费发放姜糖水和暖贴“温暖套装”、辽宁省博物馆增加休息座椅、沈阳站地铁站名改回沈阳站站等。这些案例又进一步在网络发酵,成为沈阳新的流量。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沈阳在2024年初开通了12345-9“迎客(qiě)”专线。线上确保游客诉求在30分钟内得到分派,1小时内与诉求人对接,24小时办结。重要节日期间,专线开设线下直通车志愿服务活动,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等15个主要景点,提供诉求受理、业务咨询以及道路指引等服务。截至目前,专线线上受理游客诉求2976件;线下直通车累计服务游客37311人次。
沈阳市营商局营商(市民)热线管理处处长张展表示,之所以要求24小时办结,原因是游客并不久居沈阳,必须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在这背后,核心关键是沈阳建立了省市区三级快速联动和横向部门协同的联动机制,才能确保游客诉求快速有效解决。
听劝,也从政府部门拓展至文旅从业者。被称为“沈阳洗浴中心天花板”的清河半岛温泉度假酒店,各部门经理每天会收集现场及线上平台游客的建议,并及时改进。酒店总经理张维志说,他们特意为冬季穿高靴的女性游客增加了专属高靴鞋柜;为增加南方游客的安全感和隐私性,将酒店部分浴区站淋间安装浴帘;把原有风筒陆续更换成国际品牌戴森风筒;为了不伤南方游客皮肤,搓澡区专门增加了中纹和细纹搓澡巾。
在沈阳城市学院城市品牌研究院院长、“院长请回答”全媒体矩阵博主李刚看来,沈阳主打“听劝”,用游客的标准重新定义了旅游,是对中国文旅形态的重塑。
结语
沈阳鸡架的成功,不仅是美食的胜利,更是城市文化的胜利。它展现了沈阳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体现了沈阳这座城市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精神。未来,沈阳鸡架将继续作为城市名片,吸引着更多游客前来品尝和体验,为沈阳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