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畔的璀璨明珠:2025春晚无锡分会场的文化盛宴
太湖畔的璀璨明珠:2025春晚无锡分会场的文化盛宴
除夕之夜,当亿万观众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时,江苏无锡将以其独特的江南风情和现代魅力,首次作为春晚分会场亮相。作为首个登上春晚舞台的江南城市,无锡将如何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成就?让我们一起探寻这座“太湖畔的璀璨明珠”。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无锡,千年古镇惠山脚下的手工艺人们,正用一双双巧手,将黑泥塑造成栩栩如生的艺术品。惠山泥人,这项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正以创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
“惠山泥人是取自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1米以下的黑泥所制,其泥质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佳,适合‘捏塑’之用。惠山泥人的代表作品‘大阿福’是一个健壮孩子的形象,一脸福相,惹人怜爱。长期以来,惠山泥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鲜明的民间色彩和浓郁的江南气息而深受喜爱,成为这座城市的亮丽文化名片。”无锡惠山泥人专业委员会主任徐根生说。
在惠山泥人厂的销售展厅,除了传统的“阿福”“阿喜”形象,还能看到各种创新作品。惠山泥人厂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文创产品,如泥人笔记本、泥人咖啡杯等,达四五十种之多。惠山泥人厂还与一些地方品牌联名,为牛奶厂、吐司店、饮品店设计泥人形象,形成“泥人+”模式。
在南长街上,一家倷泥摩摩咖啡店紧邻古运河而开,店内陈列着一排排文创专柜。翻开菜单,上面罗列着“一杯福气美式”“阿喜拿铁”……客人在这里可以点上一杯以泥人命名的咖啡,也可以了解泥人文化,顺便再买上一个喜爱的泥人,非遗在这里真正地融入了生活。
城市地标与文化融合
漫步无锡街头,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古运河畔的灯光秀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在惠山古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被彩灯装点一新;在鼋头渚风景区,太湖的波光粼粼映衬着节日的喜庆。
作为春晚分会场,无锡的各大地标都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这一盛事。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惠山古镇、鼋头渚风景区、拈花湾禅意小镇等景点,都可能成为分会场的演出场地。这些地方不仅承载着无锡的历史记忆,更展现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面貌。
春晚分会场的期待与展望
虽然具体的节目安排尚未公布,但可以预见的是,无锡分会场的演出将充分展现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从锡剧、评弹等传统戏曲,到现代歌舞、创意表演,从惠山泥人、精微绣等非遗文化展示,到太湖畔的自然风光呈现,无锡分会场将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作为人均GDP连续多年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的城市,无锡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展现出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创新活力。此次春晚分会场的举办,不仅是对无锡城市魅力的认可,更将为城市文旅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除夕之夜,当央视春晚的镜头切换到无锡分会场时,观众们将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美丽风光,更是一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美好画卷。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文化盛宴,感受“太湖畔的璀璨明珠”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