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角料”到城市名片:沈阳鸡架的逆袭之路
从“边角料”到城市名片:沈阳鸡架的逆袭之路
从“边角料”到城市名片:沈阳鸡架的逆袭之路
在沈阳,有一道美食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见证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变迁,更在近年来成为网红打卡必吃美食,它就是——沈阳鸡架。
白羽鸡养殖基地的副产品
沈阳鸡架的故事,要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说起。1950年,沈阳南塔附近的空军机场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养鸡屠宰场,主要为沈阳空军飞行员和地勤人员提供鸡腿、鸡胸肉。由于供应充足,每天都会剩下大量鸡架。当时的五三乡政府便开设了沈阳第一家经营鸡架的南塔禽香饭店,没想到生意异常火爆,常常需要排队才能品尝到。
工业城市的独特味道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沈阳作为全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大批工人下岗,生活变得艰难。在这个时期,原本不起眼的鸡架成为了许多家庭的荤腥来源。沈阳人开始发挥创意,将煮过的鸡架配上辣椒油、榨菜等调料,制成下酒菜。这种独特的食用方式,不仅体现了沈阳人的智慧,更成为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精神寄托。
网红局长的“神助攻”
2023年,沈阳鸡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刘克斌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一次“截和”让沈阳鸡架火遍全网。他在线喊话广西南宁的幼儿园小朋友,邀请他们来沈阳逛故宫、吃鸡架、看机器人。这一充满网感的推广方式迅速走红,不仅让刘克斌局长成为“网红”,更让沈阳鸡架成为了全国知名的特色美食。
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随着沈阳鸡架的走红,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据统计,2024年沈阳市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38.2%,国内游客花费同比增长46.0%,预计全年累计接待游客近2亿人次。鸡架不仅带动了当地餐饮业的发展,更成为了沈阳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餐桌到伴手礼
如今,沈阳鸡架已经从一道街头小吃,发展成为代表沈阳城市形象的特色美食。在沈阳各大景点和特产店,都可以看到以鸡架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和伴手礼。一些商家还推出了“沈阳鸡架+不老林糖+冻梨酥”等特色礼盒,深受游客欢迎。
结语
从屠宰场的副产品到城市名片,沈阳鸡架的逆袭之路见证了沈阳这座城市的变迁。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沈阳人的智慧、坚韧和乐观精神。如今,这道承载着城市记忆的美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为沈阳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