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肌炎初期无症状!心肌炎成因、症状、治疗及预防一次看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肌炎初期无症状!心肌炎成因、症状、治疗及预防一次看懂!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k.ccgh.com.tw/department_listDetail1406.htm

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初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心肌炎的成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心肌炎的四大种类

心肌炎,简言之就是指心脏的肌肉细胞出现发炎反应。心肌炎其实并不常见,经国外医学研究统计,每十万人会出现4~6例心肌炎患者,加上心肌炎初期症状不特别,所以较难早期发现。

以下为临床医学依严重度及疾病进程,将心肌炎分类为四大种类:

  • 慢性活动性心肌炎:对免疫抑制治疗有反应,但有复发情形,也会演变成慢性发炎的心室功能异常;发病后数年内逐渐进展至心力衰竭、或心因性猝死,死亡率约25-56%。
  • 慢性持续性心肌炎:心室功能虽正常,但细胞中出现持续性的组织性浸润,有胸痛、心悸症状,伴随局部心肌坏死。
  • 急性心肌炎:心室功能确定有异常,对免疫抑制治疗可能有反应,部分患者会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变;即使经药物治疗出院后,因心并发症产生死亡机率约10-22%。
  • 猛爆性心肌炎:病毒性前驱症状所致的严重心肌炎,可能引发心因性猝死、多重器官衰竭,需立即接受治疗;发病1个月内死亡率可超过40%。

心肌炎的成因

心肌炎大多是病毒感染所致,病毒入侵心肌细胞造成发炎导致心肌细胞受损,使心脏肌肉收缩与电传导出现问题,心肌炎潜在原因包括以下:

  • 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B型与C型肝炎病毒…等)。
  • 自体免疫性疾病(如:红斑性狼疮)。
  • 细菌(如:放线菌、肺炎霉浆菌…等)。
  • 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癌症药物…等)。
  • 毒物(如古柯碱、酒精、重金属等)、霉菌(麴霉属…等)或寄生虫(阿米巴、虐疾…等)。

心肌炎的好发族群

当自体免疫力失调或下降时,每个人都有机率罹患心肌炎;以下高风险族群因免疫力不佳更须注意:

  • 糖尿病患者
  • 肾脏病患者
  • 癌症患者
  • 自体免疫疾病者
  • 艾滋病患
  • 长期酗酒者

心肌炎的常见症状

一般而言,心肌炎在发生明显病况前,可能完全没有任何症状,或出现犹如小感冒症状,也可能有胸痛或呼吸急促状况,部分人如不慎未加重视恐延误就医,临床上,心肌炎常见症状如下:

  • 喉咙痛
  • 呕吐
  • 腹泻
  • 发烧
  • 咳嗽
  • 肠胃不适
  • 胸闷、胸痛
  • 心悸、心律过快或过慢

心肌炎的并发症

严重的心肌炎可能对心脏造成永久性损伤,其并发症如下:

  • 心律不整:心肌受损导致心脏的跳动异常。
  • 心力衰竭:心肌受损引发心力衰竭症状,严重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泵血功能严重受损,患者需要心室辅助器(VAD)来协助心脏泵送血液,或是心力衰竭移植手术。
  • 心肌梗塞:心脏泵血功能受损,郁滞之血液形成血块,堵塞冠状动脉,造成心肌梗塞。
  • 中风:郁滞在心脏的血液凝块漂流至脑血管形成堵塞,导致中风。
  • 心因性猝死:严重心律不整导致心跳骤停而死亡。

心肌炎出现哪些症状需紧急就医?

心肌炎若出现下列症状,应尽快就医治疗:

  • 胸部剧烈疼痛感,不断出现呕吐反应。
  • 心跳突然加快,且呼吸急促无法自控。
  • 四肢感到冰冷,脸色异常发白,毫无血色。
  • 身体顿感无法活动自如,感觉瘫软无力。

心肌炎如何检查?

确诊心肌炎,需透过详细医学仪器检查,如:胸部X光、心电图检查、抽血检测、心脏超音波、心导管检查,其检查说明如下:

  • 胸部X光:检视心脏是否有扩大、肺积水、肺炎…等问题。
  • 心电图检查:判读心律不整、心肌缺氧或传导异常等变化。
  • 抽血检测:病毒、病菌检测,自我免疫及发炎反应,白血球及其分类、心肌酵素…等。
  • 心脏超音波:检视心室收缩功能是否不良、排除其它病因。
  • 心导管检查:与冠状动脉疾病作鉴别诊断。

心肌炎的治疗方法

心肌炎的治疗方法依据病症严重度而有所不同。轻微心肌炎患者,依其病因可施以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生素治疗、皮质类固醇、利尿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并持续追踪观察。

若病情严重者,透过支持性症状治疗方式,缓解因心肌炎产生的并发症。当药物无法控制病情出现心力衰竭、急性心律不整或严重性的休克病患,则会依病情程度,使用强心剂、抗心律不整药物,以及暂时性心脏节律器或体外循环机“叶克膜”加以控制与治疗。

心肌炎的预防方法

因心肌炎主要为病毒感染导致的,透过以下五种方式,可降低心肌炎的发生率:

  • 接种疫苗:接种流感、德国麻疹等疫苗,有助预防病毒侵袭、引发感染。
  • 安全性行为:减少感染艾滋病机率,降低被病菌或病毒感染的机率。
  • 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身体的清洁,如勤洗手,有助预防病菌感染。
  • 健康生活习惯:戒烟、维持健康饮食习惯少吃速食、加工食品和酒类、维持健康体重,养成适度运动习惯,维持免疫力进而降低罹患糖尿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
  • 小心壁蝨:带有伯氏疏螺旋体细菌的壁蝨叮咬人之后,可能会使其罹患莱姆病,从而引发心肌炎症状。

心肌炎的常见问题

施打COVID-19疫苗担心会引发心肌炎?

根据我国统计台湾施打疫苗后发生心肌炎仅少数,美国疾病管制局CDC报告显示,每十万人约有2.13人于施打疫苗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炎,其中76%为轻度,22%是中度,由于比例上相当罕见,且施打疫苗后预防COVID 19重症及死亡的好处远高於心肌炎发生的可能性,但依然建议注意以下几种身体变化,应儘速就醫:反覆性的上呼吸道症狀及腸胃道症狀、喘、胸悶、壓迫不適感、心悸、頭暈、心律不整症狀。

心肌炎会自己好吗?

轻微心肌炎症狀,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只要通过充分休息,维持充分营养,多半都是可以自行痊愈,但仍要持续留意且依医师建议回诊追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