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在当下的价值——序《古文观止有意思》
《古文观止》在当下的价值——序《古文观止有意思》
作为文言文的天花板,《古文观止》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它与《唐诗三百首》并列,是中国人读古文不可绕过的经典读物。作者邵鑫从《古文观止》中精选24篇,将其归纳为思维、应变、说话、文章四个维度,不拘一格地精心提炼古人的智慧,让读者在有趣的故事中读懂古文、读透古人,在“古今对话”中实现“古为今用”。作者独创推理式读书法,从历史、文学、地理等角度深挖人物性格和事件背景,带领读者悟出故事蕴含的道理,帮助读者形成清晰的思路和深刻的认知。
《古文观止》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自清朝康熙年间问世以来,一直深受众多读者喜爱。这部由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选集,收录了222篇古文精品,涵盖了从先秦到明代的各类优秀文章。它不仅是一本文言文学习的工具书,更是一部蕴含丰富人生智慧的经典读物。
在当代,解读《古文观止》的人越来越多,注释、翻译、讲解层出不穷。其中,邵鑫的《古文观止有意思》独树一帜,他强调《古文观止》是一本智慧之书,认为这些古文能够成为今人生活的明镜,映现古人的经验和智慧。邵鑫的解读方法独具特色,他不局限于字词句的解释,而是将文中历史人物、事件相互关联,勾勒出历史事件的全貌,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例如,在讲解《曹刿论战》时,邵鑫探讨了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分析了齐国和鲁国的国情,解释了曹刿越级请见鲁庄公的动机,以及为何要强调作战地点“长勺”。在讲解《烛之武退秦师》时,他以佚之狐慧眼识才、郑文公劝说烛之武、烛之武的利弊分析等为线索,揭示了烛之武如何说服秦穆公撤军的全过程。这种层层推导、抽丝剥茧的讲解方式,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邵鑫在讲解古文时,善于从说理言情之作中挖掘历史事件的支撑。例如,在讲解李斯的《谏逐客书》时,他探讨了秦国为何要驱逐客籍人;在讲解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时,分析了刘备托孤的原因;在讲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质疑了桃花源中人“避秦时乱”的说法。他善于在看似无疑处生疑,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乐趣。
邵鑫的讲解不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更注重挖掘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他善于将古人的生活智慧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启发。例如,在讲解《王孙圉论楚宝》时,他指出真正的国宝是国富民安,而非帝王贵族的玩物;在讲解《陈情表》时,他指出向他人提出请求时要先消除对方的顾虑。这些解读既符合古文自身的逻辑,又具有现实意义,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智慧的启迪。
邵鑫的语言平易畅达,善于将深奥的古文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他的讲解方式让人联想到苏东坡《自评文》中所说的“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既有滔滔汩汩的流畅,又能在曲折处随物赋形。这种独特的讲解风格,使得《古文观止有意思》成为了一本既有趣味性又富有深度的古文读本。
《古文观止有意思》不仅适合古文爱好者阅读,也适合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它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解读方式,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略古文的魅力,感受古人的智慧,实现“古为今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