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构架的奇迹:伟大的中国古建筑
木构架的奇迹:伟大的中国古建筑
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木构架体系和复杂的营造系统闻名于世。从城市宫殿到民居牌楼,从寺塔园林到石窟观象台,每一种建筑类型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建筑技艺。本文将带你走进中国古建筑的世界,探索其独特的结构之美和文化魅力。
﹝加﹞王其钧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古建筑自成一体,其核心的结构形式是木构架。在历史进展过程中,中国发展出一套复杂的营造系统,与中国人的哲学、美学与文化融为一体,迥异于西方建筑,成为一种奇迹。本书以建筑材料和建筑类型划分章节,对中国古建筑语言予以阐述。
在中国古建筑语言中,核心的部分是木构架。中国古建筑的木构架形式从一开始就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因而在形式多样的世界建筑中,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建筑的木构架体系。尽管说起来各国的建筑木构架无非都是柱上承梁、最终支撑屋顶的模式,但在实际中,中国古建筑基本采用圆木作为梁柱,而不是西方建筑木构架那样方柱上面支撑断面为纵长方形梁架的方式。
中国古建筑发展出一套复杂的斗拱系统,而没有发展出采用简单利用三角形作为框架支撑的结构模式。这说明中国古建筑是与中国人的哲学、美学甚至价值评断融为一体的。看似不好用物理力学结构理论来解释的中国古建筑木构架,在唐山大地震时,留存已过千年的蓟县独乐寺大殿却仍傲然挺立。这就是木构架的奇迹——神秘而又高雅。
蕴含在中国古建筑其中的科学技术含量,不是用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就更不用说其中的哲学与文化内涵了。构成中国古建筑语言的词汇包括:城市、宫殿、坛庙、陵寝、寺塔、衙署、祠堂、学宫、仓廪、城垣、园林、石窟寺、观象台、民居、牌楼、戏台等,其代表形式丰富多样、千姿百态。这其中的每一个词汇中又包含了相当多的内涵,由多重意思构成。在不同的地区,这些建筑词汇又有不同的方言表述形式,其地方词汇所涵盖的形式内容又与其他地区的词汇内涵不尽相同,因而更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中国古建筑非常重视其造型与空间的变化,建筑形式无论从结构、功能、造型、组合、色彩等各个方面都尽量避免单调,就连店铺、作坊、旅舍、工场等旧时等级很低的建筑,在建造时,工匠也力避单调,积极地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中国古建筑从功能到形式都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建筑是一种实体的艺术语言,西方人将其列入美术的范畴。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建筑文化认识领悟很深,对于建筑的艺术要求更全面、深刻,使得中国古建筑具有浓郁、鲜明的文化特色,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恰到好处地发挥到了极致: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观念,将物质到精神、精神到物质相互转化、互为影响的理念与形式、构成与内容、抽象与现实这些对立概念之间的关系,体现得彻底、涵盖得广泛。在这种基础上,中国古建筑艺术语言形成虚与实、功能与寓意、结构与装饰、简约与华丽的丰富的语法,组成了众多华美的建筑文化篇章。(节选)
本文原文转自:嘉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