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藏创新模式助力日喀则文旅腾飞
上海援藏创新模式助力日喀则文旅腾飞
2023年,西藏日喀则市文旅产业迎来历史性突破:全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同比增长1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12%。这一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上海援藏模式的创新实践。
双向赋能:上海援藏新模式
自1995年上海与日喀则结对帮扶以来,上海援藏工作不断深化,从最初的“输血式”援助转向“造血式”产业援藏。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组长彭一浩表示,产业援藏项目不仅要自身能运转,还要能带动上中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上海援藏干部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日喀则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存在市场知名度不足、旅游配套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痛点,上海援藏干部创新性地推出了“旅游包机”项目。
包机游:打破传统旅游模式
“很多游客觉得去过拉萨就等于来过西藏。”上海援藏干部、日喀则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葛永铭道出了日喀则旅游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改变这一现状,上海援藏干部借鉴上海援疆经验,推出了“上海-日喀则”旅游包机项目。
2023年5月18日,首架援藏旅游包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100名游客直飞定日机场,开启了独特的日喀则深度游。包机项目打破了西藏旅游“始于拉萨”的传统模式,让游客有更多时间深度体验日喀则的自然人文之美。
包机项目还注重提升游客体验。考虑到高原反应问题,项目配备了科技感十足的随身氧气瓶,并有医疗队全程随行。这种贴心的服务赢得了游客好评,包机名额常常一抢而空。
跨境包机:升级版的文旅创新
在成功运营国内包机项目的基础上,上海援藏干部又推出了升级版的跨境包机游。2024年5月18日,首趟“上海-尼泊尔加德满都-日喀则”跨境包机顺利启航,让游客得以“飞越喜马拉雅,对望世界之巅”。
这一创新不仅丰富了日喀则的旅游产品,也提升了其国际知名度。通过与尼泊尔方面的协调合作,跨境包机游开辟了新的旅游市场,为日喀则文旅发展注入新动力。
成效显著:数据见证发展
202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日喀则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接待国内外游客294.23万人次,同比增长3.15%;实现旅游总花费15.36亿元,同比增长2.81%。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上海援藏模式的有效性。
上海援藏模式的成功在于其“双向赋能”的理念:一方面通过引入上海的市场和技术优势,提升日喀则文旅产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让上海企业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互利共赢。
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日喀则文旅产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