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吴根越角”、体验大美风光——示范区美丽乡村风景线邀你来打卡
走进“吴根越角”、体验大美风光——示范区美丽乡村风景线邀你来打卡
示范区首条跨省域美丽乡村风景线——吴根越角美丽乡村风景线自2022年底发布以来,以其穿梭在“活着的古镇”与“未来的水乡”之间的独特魅力令人流连沉醉。风景线以水乡客厅为原点,分别向青浦、吴江、嘉善延伸,总长114公里,涵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5镇,集古镇旅游、水乡风光、乡村创客、农耕体验等于一体,将产业、文化、村庄、田园、生态等有机串连,将示范区省际毗邻区协同发展的“盆景”连接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亮丽“风景线”。
春暖花开,踏青之季,让我们沿着美丽乡村风景线,来村子里度过一场烂漫春日吧。
上海市青浦区:品醉野江南
岑卜村
岑卜村是临近水乡客厅和环淀山湖区域创新绿核的核心区。村内小葑漾候鸟栖息、白鹭成群,是上海发现两种萤火虫的唯一区域。通过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岑卜村将逐步实现集归园田居、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智慧农业、原乡文创等功能为一体的“上海标志化国潮聚集地”。
位于淀山湖畔的岑卜村,拥有四季不同的乡野之美,森林湖泊环抱,鸟儿自由翱翔,环境优美,野趣盎然。在岑卜村,你可以划着皮划艇在绿树环绕的湖面亲近自然,接受飞鸟和鱼儿的围观,也可以前往依湖而建的“一尺花园”,喝一杯咖啡,品尝一下花园秘制人气单品,满足你夏季雀跃的食欲。
淀峰村
淀峰村地处风景秀丽的淀山湖畔,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有报国寺,庙内有一棵1055年的古银杏树,约为五代时所植,是上海地区最古、最大的一株银杏,如今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一片占地435亩的观赏桃花林,内种有数百种观赏桃树;有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金舟渔村,突出“乡味、渔味、野味”特色,环境优美,寂静安逸。
莲湖村(青西郊野公园)
莲湖村坐落于大莲湖畔,地处青西郊野公园的核心区,是上海唯一一个“长在公园里的村庄”。在莲湖村,你可以在青浦红柚园和有莓有果园里采摘瓜果,在大莲湖里乘船漫游。莲湖村内还有300多个品种、近千亩荷花,到了盛夏时节,满塘荷花盛开,更显诗情画意。
青西郊野公园位于青浦区西南部的大莲湖畔,和莲湖村相互交融,是园中村、村中园,也是上海市唯一一个以湿地为特色的郊野公园。园内一半的面积被水覆盖,风光旖旎,主要景观有水上森林、杉林鹭影、青韵野径、湿地湾堰、芦雪迷踪等。五月的青西郊野公园,虽没有秋天时“醉美红杉”那种红叶接天的壮观,但枝头和路边盛开的鲜花,也足以让你沉醉。
东庄村
东庄村历史悠久、文脉绵长,相传元代著名女书画家管道昇出生于此。村内红色文化底蕴雄厚,是郊区农村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还有重要的祭扫革命烈士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西乡革命烈士陵园。
村内资源整合,串联起各个点位,打造了以村史馆、初心课堂、庄前港抗日伏击战纪念点为主的“红色”旅游线路;以林下菌菇、优禾谷合作社为主的“绿色”农耕采摘线路;以恋棠春乡村体验馆、厨见、民建画院为主的“古色”传统文化体验线路;以衡山民宿、吉咖啡、厨见茶室为主的乡村生活体验线路等。
东庄村通过公共空间功能提升、民居风貌改造提升、庭院设计,满足村民休闲休憩、健身运动的需求,重现“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江南水乡的建筑肌理:农家墙上的巨幅节气水墨画,与“小菜园”“小果园”“小公园”相互应和;岸上的白墙黛瓦屋舍与河流中的荷花等水生植物相映成趣,呈现出一副宜居宜业的美丽画卷。
徐练村
靠近现代农业园区,位于万亩良田中,展现农田成方的景象。村内有一棵500多年的古银杏树、体验竹编文化的竹编馆,并引入了面向长三角的“江海21号”蟹苗培育基地,打造古文化、竹文化、蟹文化。
东厍村
走进练塘镇东厍村,古风古韵的瑞龙桥、白墙黛瓦的农家院落、如诗如画的村容村貌……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呈现眼前。村内绿化覆盖率高,有683亩生态涵养林、近百亩竹林、360亩果园、6660平方米公共绿地公园。
村内现存多处历史古迹和古文化遗址,如明朝的“瑞龙桥”历史绵长,元朝的“庄严寺”古刹禅修,北宋的“金山坟”遗址寻根问祖等。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匍经等。目前村史馆、乡村客厅、林下公园、花桥等提升改造项目已经完成,与瑞龙桥、庄严寺、野龙果业等串珠成线。
苏州市吴江区:观湖荡风光
三好村
三好村善湾,春晓水杉居。三好村位于周湖线南,北临白蚬湖,东接周庄古镇,西达同里古镇,是鼋荡美丽乡村群片区、“曲水善湾”乡村振兴美丽吴江样板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曲水善湾”由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和苏州蓝城文旅有限公司携手打造,以“品质度假”“艺术文创”“共融共生”为特色,呈现大地、自然、人与村落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新业态,力求保留原村庄肌理,还原村庄风貌,设计师匠心独运,将建筑与自然有机融为一体。春晓·水杉居,整个建筑模仿本土水杉的样貌,贴近自然又独树一帜,每天吸引周边市民游客前来打卡,俨然成为长三角的“网红”。船坞民宿,设计灵感就来源于江南的乌篷船,错落别致的乌篷船拱形船顶,极具江南水乡特色风情,古韵墨香的文化意境,为游客带来别样的入住体验。“曲水善湾”集餐饮美食、民宿体验、休闲娱乐、亲子活动于一体,全方位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元荡村
元荡村与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最大的湖泊元荡湖紧密相连,村庄依水而建,村民依水而居,是鼋荡美丽乡村群片区、“曲水善湾”乡村振兴美丽吴江样板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元荡村吴家村自然村的醴飨田有机农场,是个鱼菜共生的生态农场项目,它颠覆了传统的养鱼、种菜认知。通过养殖废水回收利用,把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进行融合,实现养殖废水的零排放。这里坐拥7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玻璃大棚,其中4800平方米使用区分为养殖区、种植区和研学区,另有2200平方米的培育区用于培育菜苗和花苗。鱼菜共生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利用现有农业空间、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走高效精品农业的有益尝试。近年来,元荡村通过提升乡村风貌,做活“农文旅”融合,绘就出了一幅以农兴旅、以旅富农、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美丽乡村画卷。
东联村
东联村位于汾湖高新区(黎里镇)东北部,东临上海、南靠元荡、北依周庄,是鼋荡美丽乡村群片区、“曲水善湾”乡村振兴美丽吴江样板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漫步东联,满眼皆是绿意葱茏的草木,木质栈桥蜿蜒曲折,苏式亭子庄晓亭点缀其中。东联村藏着讲不完的乡愁故事,西晋著名文学家张翰留下了“莼鲈之思”的典故,他的归隐之处就在东联村。
除了代表汾湖历史文化底蕴精髓的张翰纪念馆,东联村的乡愁馆以“田园·家园·乡愁”为主题,按“回忆乡愁——回温乡愁——回味乡愁——又见乡愁”的中心思路来布展,分设生活场景、农耕文化、文化传承、文献资料展示、体验乡愁等展区,从村史溯源、农业生产、乡贤文化、文明风尚、技艺传承、桑梓情怀等几个方面,以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多种形式再现东联村的过往今时。
北联村
北联村将湖荡风光与创意农业有机融合,推进稻田画(菜田画)、高标准竞技休闲垂钓基地、智能流水养鱼示范基地、观光渔业玻璃温室等项目落地建设,洋溢港自然村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北联村位于同里镇东北部,坐落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由黄泥兜、沐庄湖、同里湖、九里湖四湖环绕,土地资源优渥,水网纵横密布。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形成了优质粮油区、高效设施园艺区、特种水产区和休闲观光区四大农业功能集聚区。
肖甸湖村
依托澄湖的天然优势,肖甸湖村保留了湖中养蚬、河中捕虾、房前种蔬、院中拴狗、屋后育果耕田的江南人家特色风貌,结合同里国家湿地公园自然教育功能,打造了湿地公园科普馆,以自然课堂等形式,为游客提供科学观测珍稀鸟类的平台。引入了“墅家”“天空之春”“十八灶农庄”等,推出了学习渔耕工具、农活技能、品尝村内美食等“体验式”农文旅活动形式。肖甸湖村位于同里镇东北部,北依澄湖千倾碧水,东邻同里国家级湿地公园,森林、湖泊资源得天独厚。
嘉善县:享水乡湿地
沉香村
沉香村依托清风园、柑橘园、沉香荡等,大力开发采摘游。引入乡伴文旅集团,打造“两线六村一园”项目,以柑橘产业为依托,以江家港自然村为试点,打造“江小橘”农旅特色品牌,形成研学教育、田园乡创、亲子度假、民宿节庆等多种衍生体验产品。沉香村位于丁栅镇的东北面,南靠沉香荡,北依太浦河,拥有明代工部尚书丁宾事迹和700亩沉香柑桔园,是慈善文化和廉洁文化特色村。
丁栅村
丁栅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善田歌的主要发源地,推动了嘉善田歌创新演艺。丁栅村洪字圩的“为荷而来”,为重要的荷花种植区,包含风雨廊道、树蛙部落、自然学堂、月色荷塘、艺术空间、生态绿色加油站、集荷民宿等,形成荷产融合区、村民居住区、荷藕生产区、船荷文旅区,打造了康养健身环与沉香荡水上游线环的乡村新生活典范。丁栅村是有13个自然村,地域位置十分优越,有丁西公路、姚丁公路贯穿。村庄三面环水,是江南水乡文化(田歌文化)特色村。
横港村
横港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发展稻作体验、大棚花卉、果蔬采摘等特色农业,同时利用绿色宜人的生态环境,开展农事体验、观光之旅,已建成民宿农家乐10余家,以绿色能源为主打成为横港村乡村旅游的亮点。位于姚庄集镇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村庄依水而建,村民择水而居,小桥流水、白墙黑瓦,透露着江南水乡的质朴与宁静。
北鹤村
北鹤村的“浙北桃花岛”旅游区有5000多亩桃花,建起了桃韵广场、桃源游廊、桃林迷宫、水韵风情区等,是当地集农俗游赏、农耕文化展示、休闲观光游览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区。同时,北鹤村以桃花之名,以黄桃为媒,开展“桃花节”“黄桃节”两个特色农事节庆,推动了童话森林探险乐园、水上森林、桃源戏台,康体公园、写生基地、“五彩姚庄”田园综合体等建设。位于姚庄镇西北向4公里,区域面积2.36平方公里,红旗塘与和尚塘横贯全村,西与西塘镇东汇、地甸两村相邻,北与丁栅俞汇接壤,素有姚庄的大西北之称,是黄桃产业文化特色村、姚庄农民画特色村。
荷池村
荷池村利用西塘古镇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了古窑文化园、口袋公园、乡贤馆、青年创客中心等主客共享设施,成为西塘“宜居、宜业、宜游”的后花园式度假之地。荷池浜为古镇旅游的配套延伸区,以发展农家乐为主题,充分把握“水乡”特点,打造江南意向风貌,围绕村内发达的水系为核心构建荷塘-游船-桃花流水-水乡酒肆为一体的江南意象。荷池村位于西塘镇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因村中池塘形如荷叶,周边村民在池中广植荷花故而得名。周边拥有西塘永宁桥、渡禅桥、西塘古镇、西塘五福桥等景点景区。
红菱村
昔日菱花娇,今朝稻花香。这便是丰收时节的梦里水乡——红菱村,它以乡村气息为基底,以农耕文化为灵魂,绘就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这里有千亩沃野良田,吹响丰收号角;有忠孝讲堂,述说名人成长;有一系列儿童友好的场馆与活动,让孩子们能以自然为师,以万物为友。红菱村建设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高度自动化无人化现代粮食智慧仓,并立足儿童视角,以稻谷为原型,打造了圆润可爱的IP形象——小谷粒,成为红菱稻米文化的“代言人”,激发孩子们探索的兴趣。红菱村位于西塘镇北面,北接高家浜村,南至沈道村,西靠苏州芦墟塘,东临南港村。是一个农业大村,全村水稻种植面积达到7500亩,此外还种有小麦、油菜等作物。
(来源:示范区执委会公共社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