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AR技术让安全教育“活”起来
南川区:AR技术让安全教育“活”起来
近日,重庆南川区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引入AR(增强现实)技术,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沉浸式安全教育体验平台。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安全知识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防灾避险和自救能力。
创新教育模式:AR技术赋能安全教育
南川区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配备了先进的地震预警+安全科普AR互动终端设备。该设备将传统的安全知识教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视频化、动画化、形象化的方式,让抽象的安全概念变得直观易懂。学生们可以通过互动操作,亲身体验各种安全场景,从而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多元化课程体系:全方位提升安全意识
基地围绕防火、防溺水、防震、防雷电、道路交通安全等多个方面,开发了10余门安全教育体验课程。这些课程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安全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还配备了VR逃生体验、VR公共交通工具体验、家庭火灾隐患排查等20余套互动设施设备。这些设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的安全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
全封闭式管理:确保教育效果
为保证学习效果,南川区教委统一安排,每年对全区66所中小学五年级、七年级学生分批次开展轮训。基地实行全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在为期一周的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吃在基地、住在基地、实践在基地”,与原学校文化课程完全脱钩。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确保了安全教育能够真正入脑入心。
显著成效:13万余人次受益
自2018年9月运行以来,基地已累计轮训学生140余期,受训学生达13万余人次。通过这种创新的安全教育模式,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许多学生表示,通过亲身体验和互动学习,他们对安全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懂得如何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
南川区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创新实践,为安全教育注入了科技活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种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提升了教育效果,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了让安全知识“润物无声”地扎根在学生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