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亮相春晚分会场:从传统非遗到城市IP的创新之路
惠山泥人亮相春晚分会场:从传统非遗到城市IP的创新之路
2025年央视春晚即将拉开帷幕,无锡分会场的吉祥物“乙长福”“巳有禧”引发广泛关注。这对可爱的惠山泥人形象,不仅承载着400多年的历史底蕴,更展现了传统非遗在新时代的创新活力。
四百年传承:惠山泥人的历史渊源
惠山泥人是产于江苏无锡惠山的彩色泥塑艺术,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泥塑(惠山泥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山泥人以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特有的黑泥为原料,这种泥土细腻柔软,可塑性极佳。泥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货”,即手捏戏文,需要艺人现场捏制,曲终人散时,形神兼具的泥人也已成型;另一类是“粗货”,采用模具批量生产,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主,如大阿福、蚕猫、老寿星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新转型:从传统非遗到城市IP
近年来,惠山泥人厂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与创新的新路径,将惠山泥人打造成为无锡的城市文化IP。
在产品创新方面,惠山泥人厂推出了多种文创产品,如泥人笔记本、泥人咖啡杯等,多达四五十种。同时,与地方品牌联名合作,开发了NANI和MOMO系列盲盒,月销量最高达1万盒。工艺师们还研发出悬浮灯、加湿器、笔架等实用性强的家居用品,让传统泥人融入现代生活。
在营销模式上,惠山泥人厂建立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体系。除了传统的门店销售,还开设了淘宝店、抖音直播间等线上渠道,并采用预售、新年礼盒、企业定制等多种形式。2024年,整个工厂的泥人和文创总营收超过800万元。
焕发新生:惠山泥人的现代魅力
随着2025年春晚的临近,惠山泥人再次迎来发展新机遇。作为无锡分会场的吉祥物,“乙长福”“巳有禧”不仅在大街小巷的电子屏上活跃亮相,更通过张凌赫、汤唯等明星的推广,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
目前,惠山泥人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4月份,工人们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仍然供不应求。高级工艺美术师周璐表示,虽然制作周期长,但看到市场如此火爆,心里感到非常开心。
值得一提的是,惠山泥人厂还积极探索跨界合作。在无锡市南长街上,一家名为“倷泥摩摩”的咖啡店紧邻古运河而开,店内不仅陈列着各类文创产品,还推出了以泥人命名的特色咖啡,如“一杯福气美式”“阿喜拿铁”等,让非遗文化真正融入了现代生活。
未来展望: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惠山泥人文化,惠山泥人厂的工艺师们还积极走进校园授课。徐根生每周要外出上8次课,他的学生中有的已经能独立捏出孙悟空等复杂造型。此外,惠山泥人还走出国门,在马来西亚等地进行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随着2025年春晚的临近,惠山泥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无锡的文化名片,惠山泥人正以创新的姿态,展现着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