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1省市基础养老金标准出炉!满60周岁后,你每月能领多少钱?
2024年31省市基础养老金标准出炉!满60周岁后,你每月能领多少钱?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压力的增大,养老金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年中国31个省市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并解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计算方式,帮助广大城乡居民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何计发?
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年满16周岁且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并在累计缴费满15年且同时满60周岁的前提下,按月领取养老金。
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类似,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也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组成,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的待遇计发公式为:中央财政确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月最低发放标准+地方政府提高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缴费年限超15年及以上的部分加发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存储额/计发月数。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与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类似,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的月最低发放标准自2018年起也正式建立了正常的调整机制。参考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我们不难得知,国家将统筹考虑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障标准调整情况,适时的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的月最低发放标准进行调整。
在这一政策背景下,自2018年起,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全国最低发放标准历经多轮上涨,截止到2023年底,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月最低发放标准已经调整至每人每月103元。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最新消息
据悉,在2024年3月份国务院于全国两会期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便明确提出在2024年将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的月最低发放标准提高20元。也就是说,在2024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的月最低发放标准将达到123元/人/月。
而事实上,在中央财政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月最低发放标准调整的基础上,不少省市的人社部门也相继发布通知明确了当地调整之后2024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比如以上海为例,当地明确自2024年1月1日起,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调整为1490元。
除此之外,近期不少地区也相继明确2024年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并且已经将调整资金全部补发到位。比如以甘肃敦煌为例,当地自9月24日起调整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其中,中央基础养老金自2024年7月1日起,每人每月增加20元;省级基础养老金从2024年10月起,每人每月增加5元。调整之后,敦煌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将由原来的198元增长至223元,增幅12.6%。
再比如内蒙古乌海市,当地在9月27日按照自治区的统一安排部署,调整了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调整之后由此前的185元/人/月,涨至205元/人/月。
2024年31省市基础养老金标准出炉
根据现行制度,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参保人员数量、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等因素的不同,往往又会导致实际发放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有所差异。截止到2024年7月31日,各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满60周岁后,你每月能领多少钱?
下面来看具体示例。假设上海为例,当地某农民于2024年满60周岁,在此之前已经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根据政策规定可以按月领取居民基本养老金。
由上文提到的内容,2024年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为1490元/月;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历年利息总额)为5.8万元,则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计发标准为:5.8万/139=417.3元。也就是说,该农民每个月可以领取的居民基本养老金为1490+417.3=1907.3元,且这一待遇标准后续还会进一步进行调整。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省市所设定的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不同,所以便导致不同地区的城乡参保居民哪怕缴费标准和缴费年限相同,往往也会导致60周岁之后所享受的居民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存在差异。所以,对于这一点大家还是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结语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就现状来看,绝大多数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民其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其实是相对较少的,按照当前的物价水平,不足以保障晚年基本生活。所以,除了农民自身需要加大储蓄之外,在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层面来看,也更加迫切的需要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能够再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以更好的保障农民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