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殿堂
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殿堂
上海博物馆东馆于2024年全面建成开放,这座位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的文化新地标,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丰富的展陈内容,迅速成为上海新的文化名片。东馆以“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为定位,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更体现了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开放与包容。
建筑设计:开放性与公共性的完美融合
东馆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建筑外观简约而不失庄重。主设计师李立表示,东馆的设计理念强调“开放性”和“公共性”。与传统博物馆封闭的空间布局不同,东馆在空间规划上充分考虑了观众的参观体验和舒适度。每个楼层都设有观众休憩区,配备购物和餐饮设施,无障碍设施设备、母婴室、大件行李存放等人性化服务一应俱全。
值得一提的是,东馆的内部空间设计独具匠心。通过丰富的公共空间和互动体验区,博物馆不再是单纯的文物展示场所,而是成为城市中的重要公共客厅。观众可以在休息区品茗赏景,在文创展示区挑选心仪的纪念品,甚至在青少年体验馆参与互动活动,全方位感受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
展陈亮点:体系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
东馆的展陈内容堪称“豪华”,共设20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展出文物超过1.5万件。馆内常设展包括13个文物类展厅、4个互动体验空间和3个特展厅,珍贵文物的展出比例从人民广场馆的4%左右提高到10.5%。
青铜馆:3600年青铜器发展史的完整呈现
位于一楼的青铜馆是东馆的亮点之一。整个陈列精选500余件展品,其中一级品60余件,约占上博馆藏青铜器一级品的60%。展览分为八个板块:萌生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融合期、复古期、青铜器制作技术。这种体系完整的青铜器陈列在海内外尚属首次,充分展示了公元前18世纪夏晚期至公元19世纪中叶清中期的青铜器发展历程。
雕塑馆:立体造型艺术的视觉盛宴
雕塑馆展出了289件/套骨雕、玉雕、青铜器、木俑、陶俑等立体造型文物,较人民广场馆增加了近两倍数量,其中三分之一为首次公开展出。这些展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湛技艺,更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
玉器馆: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玉器通史
东馆的玉器馆延续了通史框架,展出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360件组玉器,并新增了绿松石、玛瑙、翡翠等材质的作品。展览通过线图、拓片、使用复原图等多种方式,多角度解读玉器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书法馆、绘画馆:国宝级书画珍品重现
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是海内外唯一的书画分开、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设展。经过全面升级改陈后,书画两馆在内容、功能、空间上实现了全方位提升,不少国宝级书画珍品和多年未公开展出的名家代表作重现眼前。
特展:东西方艺术的对话
东馆还定期举办特展,如“满庭芳菲:卡地亚的艺术魔力”,通过卡地亚典藏中的珠宝、钟表等艺术珍品,展现东西方艺术的交融与对话。这种跨国界的艺术交流,进一步凸显了上海博物馆东馆作为“世界看中国”重要文化窗口的地位。
互动体验与公共服务
东馆特别注重观众的互动体验。馆内设有多个互动体验空间,包括影院、文创展示区、青少年体验馆等。这些区域通过数字化展示、互动装置等形式,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中国古代艺术的无穷魅力。
此外,东馆还设有学术报告厅、休息区等配套设施,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馆内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希望东馆不仅是一个参观的场所,更是一个学习、交流、体验的公共空间。”
交通配套与参观建议
东馆位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交通便利。观众可乘坐地铁二、四、六号线至上海科技馆站,或选择638路、975路、987路等公交线路到达。需要注意的是,东馆暂不提供公共停车服务,建议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开放时间:10:00-18:00(17:00停止入场),每周二闭馆(除国定假日外)。门票免费,但需提前预约。散客可提前14天(含当天)通过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或官方小程序预约,团体参观(20人及以上)需提前7-14天电话预约。
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建成开放,不仅为上海增添了一座文化新地标,更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无论是专业的艺术爱好者,还是普通观众,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体验。正如上海博物馆馆长所说:“我们期待东馆成为一座‘家门口的大博物馆’,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