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不要错过运动敏感期!体育锻炼应从娃娃抓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不要错过运动敏感期!体育锻炼应从娃娃抓起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4A02PPD00

儿童时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抓住运动敏感期进行科学锻炼,不仅能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还能为未来的运动技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儿童运动敏感期的各个阶段及其重要性,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如何科学地引导孩子参与体育锻炼。

锻炼提升身体素质

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那么何为健康?人体的健康水平,常常是在运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身体健康素质(体适能)的诸要素为: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

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对人一生有益。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总量呈下降趋势。如果人经常进行力量锻炼,他的肌纤维会粗,肌肉的横截面积会大,肌肉利用氧的能力会提高,从而改善骨骼状况,防止骨质疏松,防止肌肉肌腱和韧带损伤,延缓衰老。

柔韧性好,即肌肉、肌腱和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很好,能够增加和保持关节的灵活度,有利于速度的发挥以及动作姿势保持优美,同时也能防止伤重事故发生,提高运动效果。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人体9大系统中,神经系统的发育最先最快,所以和神经支配与神经感觉有关的灵敏、动作速度、技巧等的学习,要越早越好。

新生儿出生后的 l-2年,大脑发育相当快。而小脑发育到3岁时,已基本达到成人水平,能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准确性,所以在崇尚“体育”的美国,孩子在3岁左右,就会被带去学体操、游泳或滑冰。

3-6岁,大脑皮层各区域之间,增加了暂时联系的可能性;6岁时条件反射的形成已比较稳定和巩固,形成动作技能的能力更加提高;

7-8岁时,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细胞的分化,已接近成人水平。因此人在7、8岁时,特别敏感,可塑性最大。

13-14岁时皮质抑制调节机制达到一定强度,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高,所以说,小学高年级是“一学就会”的年龄,不用费力,孩子们就能学会一些新动作,如足球训练时的假动作、射门技术等。

13岁以后,大脑发育定型了,即使大量训练,也很难达到13岁前的学习效果和效率了。

据了解,篮球场在美国社区随处可见,孩子很小就在球场上摸爬滚打,很多巨星都是从这里冉冉升起的。

年纪越小柔韧性越好 儿童骨和肌肉的弹性好,关节韧带的伸展度较大,所以要让身体柔韧性好,应在儿童时期及早进行训练。有助于柔韧性的训练有:体操、游泳、武术等。

训练有最佳年龄在各项体育运动中,“速度”被称为灵魂、核心。因为身体内外所有随意肌的运动,均受“运动中枢”支配,因此,速度的发展敏感期,较其它素质要早。

“反应速度”的敏感期,为9~12岁;

“速度素质”在10~13岁时期增长最快,如果此时期不进行训练,14岁以后肌肉收缩的速度就会缓慢下来;

“动作速度”的敏感期是7~11岁,以后频率提高就比较难了;

“位移速度”,男子7~14岁,女子7~12岁。

因此,要想速度快和跑得快,7~11岁就要参加训练了。

从小打好技能基础

基本技术掌握得越多,越熟练,新的运动技能就掌握得越快,越自如。因为,动力定型建立得越多,大脑皮质的灵活性越高,改建就越容易。

上肢的技术学习——先练“打水漂”

即学会甩鞭动作,用肩部带动上臂再带动前臂和手腕做协调的甩鞭运动,如果这个动作学好了,建立起了稳固的神经通路联系,以后有利于很容易地学习和掌握一系列含有诸如此类甩鞭动作的运动项目,终生受益。如打网球、高尔夫球、游泳、排球、羽毛球、棒垒球、标枪等运动。

在河边打打水漂、在操场掷掷沙袋、掷掷网球等都有助于甩鞭动作的学习。

下肢的技术学习——先学“车轮跑”

先高抬腿至水平甚至更高,然后大腿下压,小腿放松,接着小腿和脚做扒地,这个动作,是短跑、跨栏、三级跳等很多运动的基础,练好了,对孩子的下肢协调活动一辈子受用。

孩子从小将基本动作练好了,以后球类、田径学啥会啥,自信水平也随之上升。所以,奉劝父母们,除了疲于带孩子学奥数、学钢琴、学外语、学绘画、学书法等,更重要的是,不要错过运动的敏感期,让孩子终生有一个强壮的体魄和矫健的身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