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度游:跟着北京小李玩转故宫和胡同
北京深度游:跟着北京小李玩转故宫和胡同
想要在北京来一次深度游吗?从故宫到胡同,这份攻略带你全方位体验京城的魅力。特别推荐联系北京小李(电话:166 1302 1808),他不仅熟悉北京的历史文化,还能带你走别人不常走的路线,发现更多隐藏美景。无论是感受皇家气派的故宫,还是深入胡同了解老北京生活,北京小李都能让你的旅行更加精彩!别犹豫了,带上这份攻略,开启你的北京之旅吧!
故宫深度游:不一样的皇家体验
说到故宫,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午门、太和殿这些经典景点。但是,跟着北京小李,你将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故宫。这里有几个小众景点,绝对会让你眼前一亮:
泰安里:北京的“上海弄堂”
在北京西城的胡同群中,泰安里独树一帜,以其仿上海的里弄式格局引人注目。这座建筑群由六幢二层建筑组成,平面与立面造型保持一致,充满了海派风情,为北京城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情色彩。说实话,第一次走进去,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这地方叫做泰安里,是上世纪10年代建的,算是北京城里唯一这么地道的上海式里弄建筑了。现在啊,它已经不是简单的住宅了,变成了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仁寿路与仁民路交叉口东北40米
天宁寺塔:低调的千年古塔
北京这座大都市里,除了那些名声在外的宗教古迹,还藏着一座低调的寺庙——天宁寺。它就位于护城河西岸,周围是些看似被城市遗忘的平房。说起天宁寺,可能很多人没听过,但提到天宁寺塔,那可是北京城里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了。这座塔啊,是辽代的密檐式砖塔,在1988年就被评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众多文物汇聚的京城,这座寺庙实在低调得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就是这么一座“默默无闻”的寺庙,居然是文保爱好者竞相打卡的地方。天宁寺塔坐落在一个方形平台上,形状八角十三檐,特别显眼。下部是高大的须弥座,座下束腰处刻有壶门花饰,转角处有浮雕像。须弥座上则是斗拱勾栏的平座和三层仰莲瓣,用以承接塔身,工艺可是相当讲究。
塔身四周都有门,旁边还雕刻着菩萨、云龙和金刚力士等图案。特别是那正面的金刚力士,肌肉鼓鼓的,眼睛瞪得老大,看着就让人觉得威风凛凛。塔是实心的,没法爬上去看风景。
你站在塔下仔细瞧瞧,这塔的比例特别协调,须弥座、塔身、密檐和结顶宝珠,每部分都恰到好处。建筑学家梁思成也特别喜欢天宁寺塔,他觉得这塔就像一首有节奏的歌,有韵律,有美感。所以啊,虽然天宁寺塔低调,但真的是个值得一看的好地方。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天宁寺前街甲3号
万寿寺:京西小故宫
万寿寺,坐落于西直门外,长河北岸,广源闸旁,始建于明代,万历皇帝为了祈福,保佑明朝江山永固,还用来存放汉文佛经。后来清朝皇帝也常在这儿给母亲庆寿,顺治皇帝还给它赐名“敕建护国万寿寺”。这里被称为“京西小故宫”,建筑风格跟故宫特别像,一进门就能看到各种皇家艺术风格的东西,像建筑、造像、书画等等。寺院分中、东、西三路,主体建筑在中路,一共有八重殿,每个殿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四月的玉兰花使得这座古老寺庙有了独特的景色,现在虽然没有玉兰花的加持,但这座寺庙本身的魅力仍然不减。在这里时常会举办展览以及各种文创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具体可以在官方号上看详情并且预约。除了建筑,万寿寺的彩绘和砖雕也超级棒!山门殿顶的“青天流云百蝠图”彩绘,还有那山门殿两侧的花砖雕影壁,大殿侧面的墙壁石雕,都特别精美,充满了艺术气息。
上午十点和下午两点都有志愿者来讲解,听他们讲讲万寿寺的历史,真的很有意思。这里无论是遛娃还是拍照,又或者参观和感受历史,都特别合适~
地址:西三环北路万寿寺
胡同特色体验:感受老北京的市井生活
说到北京的胡同,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南锣鼓巷、烟袋斜街这些著名景点。但是,跟着北京小李,你将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胡同。这里有几个特色体验,绝对会让你眼前一亮:
东四胡同博物馆:沉浸式体验老北京生活
东四胡同博物馆位于东四四条77号,主体建筑建于1940年前后,是典型的三进四合院,占地1023平方米,建筑群落整体基本保留了传统四合院的完整结构。在这里,既能看到原汁原味的四合院建筑,还能从充满胡同生活气息的展品里,了解胡同文化。
东四胡同博物馆整体建筑为砖木结构,共有28间,这里说的28间并不是28间房,而是由屋内柱与柱的间距为计量单位形成的“一间”的叫法。博物馆历时150余天修缮,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的建筑形式,遵循修旧如故的原则,以原工艺高标准修缮四合院,每件拆解下来的构件按照顺位编号、对位排号,按照古法进行修缮。
东四胡同博物馆的三进院落分成东四印象展区、印象瓦舍展区、文化探访展区、文化交流客厅、历史文化实物展区等5个展区。第一进院落又称外院,是过去供佣人及外人居住和使用的地方。第二进院落过去是一家之主或家族中年龄、辈分最长的人居住的地方。如今第二进院落的正房、两侧的厢房都被布置为展室。第三进院落,也就是后院的正房和厢房,一般是家族中女眷居住的地方,现在用作多功能厅。
展陈空间星罗棋布地分布各个房间,全方位展现老北京的情怀。东四印象展区通过多媒体还原东四市井生活动态,同时展现出胡同里的四季美景交替。印象瓦舍展区围绕“瓦片”这一北京四合院建筑的核心元素进行布景,通过虚和实的设计展现文化时空的发展。文化探访展区,主要展现胡同里的老字号、特色小吃、北京声音以及孩子们的记忆。文化交流展区以东四胡同博物馆修缮纪录片播放为主,让参观者直观体验院落修缮更新的美丽画卷。历史文化实物展区以老物件的形式展示了东四片区悠久的历史文化,真实地再现了老北京生活姿态。
馆里还设有两个艺术作品“月影”和“星天”。“月影”的造型根据浑天仪的元素提炼而成,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一条纽带,将一进院和二进院连接起来,形制弯弯、皎洁如月,活跃了整个四合院空间。“星天”球体上镌刻的二十八星宿,与浑天仪上雕刻的二十八星宿相呼应,并与“月影”连成一条时空的主线,其寓意是“在全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四合院架起一座跨越时间、空间、民族、文化的桥梁”。
东四胡同博物馆作为全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优秀案例,其更新以保护修缮为核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院落格局与建筑风貌。在保留原有格局和外貌的基础上对内部进行现代化改造与设备升级,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发展。自运营以来,东四胡同博物馆已经成为东四历史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文化地标。
近年来,东四胡同博物馆举办了“胡同展”“胡同非遗工坊”“胡同艺术市集”“胡同沙龙”等活动,还邀请了诸多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入驻其中,让人们通过多种感官感受胡同生活,沉浸式体验京味文化。去年,与“故宫以东”合作的品牌项目“胡同新玩儿”在东四胡同博物馆启动,孩子们走进四合院体验了吹糖人、抖空竹、画风筝、干花团扇、画兔儿爷、画砖雕纹样等老北京传统文化。未来,东四胡同博物馆还将安排丰富的非遗文化、传统建筑、生活美学、节气主题等活动。
“天棚鱼缸石榴树,
老爷肥狗胖丫头”
这是北京人对四合院的记忆
有空的时候
不妨来这里逛逛老北京的四合院
看看那些传承着悠久历史
和集体记忆的老物件
找寻属于北京胡同的记忆
烟袋斜街:中轴线上的文化瑰宝
烟袋斜街位于北京中轴线,在紫禁城的西北边,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元朝时期建成,因为胡同背身像个烟袋,细长的街道像烟杆,因此得名烟袋斜街。在清朝末年,这里经营古玩、旱烟、书画,听说留下不少名人足迹,是中轴线有代表性的胡同之一。
漫步在烟袋斜街的青石路上,街道两旁古朴的四合院静静矗立,每一砖每一瓦都透露出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精致的木雕,别致的窗户无不彰显着古人的匠心独运与审美情趣。街道两旁还有各种各样的店铺,有北京特色美食爆肚卤煮,还有文创产品鼻烟儿。糖人有600多年历史,是明代刘伯温创始的。
来烟袋斜街有一个是必须逛——大清邮局。这家邮局是1869年由光绪皇帝创办的,这家邮局也被称为“最美中轴邮局”,门口的邮筒到现在还在使用。
烟袋斜街,这条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古老街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烟袋斜街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如今的它已经成为了一个集购物、餐饮、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无论是谁在这都可以收获快乐,玩得开心。
结语
北京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无论是故宫的皇家气派,还是胡同的市井生活,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跟着北京小李,你将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北京。所以,别犹豫了,拿起电话,联系北京小李,开始你的深度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