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青少年睡眠不足会影响身心健康,这些改善方法请收好
专家提醒:青少年睡眠不足会影响身心健康,这些改善方法请收好
“现在青少年的睡眠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孩子都存在睡眠碎片化的情况。”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孙伟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还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增加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风险。
现状:八成青少年睡眠不达标
根据台湾儿福联盟的调查,目前国高中职生平均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远低于美国睡眠医学会建议的8-10小时。这种睡眠不足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睡眠不足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身高发育。”孙伟主任解释道,“而且睡眠质量差还会降低免疫力,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睡眠问题还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部分青少年存在自我接纳程度低、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而这些都与长期的睡眠不足有着密切的联系。
危害: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
睡眠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孩子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熬夜,甚至牺牲睡眠时间。
“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孙伟主任强调,“牺牲睡眠时间用于学习,并不能换来学习成绩的进步,反而会造成身心健康损害。”
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记忆力和专注力,还会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增加肥胖的风险。一项研究表明,睡眠时间短会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引起脂质代谢异常,增加体内毒素堆积,从而提高肥胖的几率。
解决方案: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
那么,如何才能改善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呢?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建立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即使周末也要尽量保持一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计划,而不是强制要求。
适度运动:白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晚上的睡眠质量,但要避免在傍晚进行剧烈运动。
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之间。床铺要选择软硬适中的。
限制电子产品使用:睡前一小时内尽量不要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因为蓝光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干扰睡眠。
培养睡前习惯:可以尝试热水泡脚、喝牛奶、听舒缓音乐等放松活动,帮助大脑进入睡眠状态。
合理安排学习:学校和家长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避免作业过多导致熬夜。教育部规定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20,中学不早于8:00,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改善青少年睡眠质量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孙伟主任呼吁,“睡眠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孩子一生健康发展的大事。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让他们在充足的睡眠中茁壮成长。”
高质量的睡眠相当于儿童青少年向自我身心健康“存钱”的过程,规律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时间意味着“存钱”越多,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力及生活问题等。若睡眠“长期欠债”,则相当于向自我身心健康“透支”,长此以往将难以应对学习和生活的各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