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助眠效果有限,规律作息才是关键
牛奶助眠效果有限,规律作息才是关键
“睡前喝杯牛奶能助眠”,这句流传已久的说法,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最新研究发现,牛奶中的色氨酸含量其实不足以显著改善睡眠质量,而且睡前喝牛奶还可能因增加起夜次数而影响睡眠。要想获得更好的睡眠,关键不在于喝牛奶,而是要培养规律的作息习惯。
牛奶助眠效果有限
牛奶中确实含有色氨酸,这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也是睡眠介质血清素(5-羟色胺)和褪黑素的前体。但是,牛奶中的色氨酸含量并不高,每100克牛奶仅含42毫克。即使睡前喝一杯200毫升的牛奶,也只能摄入84毫克色氨酸,这个量远远不足以产生足够的5-羟色胺和褪黑激素来改善睡眠。
此外,为了获得牛奶中的那点色氨酸就在睡前呼呼喝牛奶,能不能真的起到助眠作用不说,倒是会增加起夜上厕所的次数,反而降低了睡眠质量。并且,牛奶中含有乳糖,如果喝完牛奶不刷牙、不漱口,乳糖就会被口腔细菌发酵产酸腐蚀牙齿,增加患龋齿的风险。
规律作息才是关键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睡眠不规律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高出53%。研究纳入了8.8万名40~69岁的参与者,平均年龄62岁,通过让他们佩戴监测仪器,收集了他们的睡眠数据,如入睡时间、觉醒时间等。同时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评估了他们大脑健康相关标志物水平。在7.2 年的随访时间里,共有480人发生了老年痴呆症。
另一项发表在《睡眠健康》杂志上的研究也表明,睡眠不规律会导致身体生物年龄提前衰老9个月。因此,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都保持差不多的入睡时间、起床时间,有助于减缓生物衰老过程。
更有效的助眠方法
-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
- 创造一个安静、黑暗、舒适的睡眠环境
- 避免在睡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 睡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阅读、冥想或温水泡脚
- 适量运动,但避免在睡前3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如果确实需要通过饮食助眠,可以尝试食用一些富含褪黑素的食物,如开心果、核桃、西红柿、草莓、菠萝、橙子、香蕉、大麦、牛肝菌、扁豆、芸豆、蔓越莓、枸杞等。其中以开心果含量最高,为233000纳克/克,吃15克大约1大把,就能补充3毫克左右的褪黑素了。
也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奶酪、牛奶、牛肉、鸡、鱼、鸡蛋、南瓜子、豆类、燕麦、花生、开心果、绿叶蔬菜等。
还可以尝试盖重一点的毛毯,有研究显示这会增加褪黑素释放,促进更好睡眠。这可能是因为毛毯的重量模仿了被拥抱和按摩的感觉,可以帮助身体放松,从而获得更好的睡眠。
注意室内光线,昏暗的光线能促进褪黑素的分泌,最好用遮光性比较好的窗帘,同时睡前少看手机和电视。
总之,虽然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品,但它并不是改善睡眠的灵丹妙药。要想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关键还是要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