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巅峰到低谷:春晚的没落与转型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巅峰到低谷:春晚的没落与转型之路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09397321_122045887
2.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50122/herald/1cf07d5782f2e03bb731241a647c9990.html
3.
https://www.sohu.com/a/853395848_116132
4.
https://www.sohu.com/a/811414606_121995148
5.
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5c986f7070a115feacc8f0e0
6.
https://bk.taobao.com/k/chunwan_1529/fd923af6e1b458972aacf5fde08a082d.html
7.
https://www.sohu.com/a/852355295_121948376
8.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1A09RCH00
9.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fe67b47aa19f370206e992d0
10.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26/doc-inehhqyc9996719.shtml
11.
https://36kr.com/p/2660684586951431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A4%AE%E5%BB%A3%E6%92%AD%E9%9B%BB%E8%A6%96%E7%B8%BD%E5%8F%B0%E6%98%A5%E7%AF%80%E8%81%AF%E6%AD%A1%E6%99%9A%E6%9C%83%E7%9B%B8%E9%97%9C%E7%88%AD%E8%AD%B0

央视春晚,这个曾经承载着中国人集体记忆的节目,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从2012年开始,春晚的收视率持续下滑,从30%以上跌至20%出头。曾经万人空巷的盛况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观众的流失和质疑声。

01

春晚的没落:从万众期待到日渐式微

2012年,哈文首次担任春晚总导演,她试图通过创新来重振春晚的活力。然而,她的改革却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哈文导演的春晚开始追求“高大上”的效果,大量运用高科技舞台技术,却忽视了节目的本质——贴近生活、贴近观众。

02

哈文的改革:创新还是偏离?

以2012年春晚为例,哈文导演的晚会中,赵本山的两个小品《好人赵大海》和《相亲》都被取消。这一决定不仅打击了老艺术家的积极性,也引发了观众的不满。赵本山在2013年正式宣布退出小品舞台,称“春晚的舞台应该让给新人”。

03

演员流失:春晚的另一重打击

除了赵本山,许多曾经的春晚“钉子户”也相继离开。陈佩斯和朱时茂因创作理念不合被春晚“拉黑”,赵丽蓉老师离世,郭达、蔡明、潘长江等也因各种原因退出。这些优秀演员的离开,让春晚失去了许多经典节目和观众缘。

04

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观众有了更多的娱乐选择。B站、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崛起,分流了大量年轻观众。2024年,B站获得春晚直播权,虽然直播用户规模达到7.95亿人,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冲着B站的弹幕互动去的,而非春晚本身。

05

春晚的未来:转型还是坚守?

面对困境,春晚也在积极求变。2025年春晚首次引入AI技术,与阿里云合作,试图吸引年轻观众。同时,春晚也开始注重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通过直播、二创等方式延长节目的生命周期。

然而,这些改变似乎仍不足以挽回观众的心。春晚要想重现往日辉煌,或许需要更深刻的反思:如何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追求艺术性的同时不失接地气?如何在商业化的浪潮中保持节目的纯粹性?

正如赵本山所说:“春晚不只是赵本山的舞台。”它应该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舞台,一个能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共鸣的舞台。只有这样,春晚才能真正回归“民族盛典”的本质,重新赢得观众的认可和期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