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教师节必读:古诗词中的师道赞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教师节必读:古诗词中的师道赞歌

引用
8
来源
1.
http://www.lubanyouke.com/25332.html
2.
http://www.lubanyouke.com/19436.html
3.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910/6c2974000fa34d1aad8ccf24f6e8d92f/c.html
4.
http://www.lubanyouke.com/27124.html
5.
https://xiaoxue.ruiwen.com/shici/133557.html
6.
https://www.hnzx.gov.cn/2024/04-15/4337717.html
7.
http://www.cnfpia.org/sf_08F0C6AD64ED4E228C2EEFD20A66C2B5_297_F108A84C488.html
8.
http://m.3233.cn/n/xp55-180879.html

今天是教师节,一个属于所有老师的节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的世界,感受古人对老师的崇高敬意,品味那些流传千古的师道赞歌。

0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中,有这样两句千古流传的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诗用春蚕吐丝到死、蜡烛燃烧殆尽来比喻老师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精神,生动形象,感人至深。即使在今天,这两句诗依然是赞美老师的经典名句,传达着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感激和敬爱之情。

0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有这样两句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两句诗虽然并非直接描写老师,但用春雨滋润万物来比喻老师的教诲,恰到好处。老师的教诲如同春雨般,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帮助他们成长。

03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承老干为扶持

清代诗人郑燮的《新竹》中,有这样两句诗: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承老干为扶持。

这首诗以新竹比喻年轻一代,以老竹比喻老师,生动地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培养和教导。学生能够有所成就,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

0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有这样两句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借落花化作春泥来表达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希望为国家效力的情怀。这首诗也常被用来比喻老师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即使退休了,也依然心系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的成长。

0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中,孔子曾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出自儒家经典《论语》的语句,强调了“不耻下问”和“学无常师”的学习态度。只要我们虚心学习,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

06

弟子事师,敬若父母

《吕氏春秋》中记载:

弟子事师,敬若父母。

这句话强调了学生应该尊敬老师,把老师看得像父母一样重要。在古代,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优良传统也应该被我们传承下去。

07

程门立雪:尊师重道的典范

除了诗词,古代还有许多尊师重道的故事流传至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程门立雪”的故事。

北宋时期,学者杨时和游酢为了拜访理学大师程颐,在一个冬日的下午前往程颐的住所。程颐当时正在闭目养神,杨时和游酢为了不打扰先生休息,便在门外静候。当时天降大雪,他们二人在风雪中站立了很长时间,直到程颐醒来,发现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深,而杨时和游酢依然恭敬地站在那里。

“程门立雪”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它不仅是对尊师重道传统的赞美,也是对后世学者的一种激励,提醒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应持有的谦卑和尊重。

08

万世师表:尊师重教的最高赞誉

在中国古代,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清代康熙皇帝御赐“万世师表”匾额,彰显了尊师重教的最高荣誉。

这幅匾额现悬挂于北京孔庙的大成殿。北京孔庙,为中国古代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大成殿是供奉孔子神位,祭孔时皇帝行礼的地方。清“万世师表”匾,本是清代康熙皇帝于二十三年(1684年)到曲阜孔庙祭孔时,听完监生孔尚任讲完《大学》首章后御赐。后来,康熙根据大臣奏请,将此题字制成匾额,在全国各州府的孔庙大成殿内正中悬挂,此匾从此名流天下。

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传统,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感怀师恩是文明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延续。

09

结语

古诗词中蕴含的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不仅体现在节日里对老师的祝福,更体现在日常对老师的尊重和对教育事业的支持。

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向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感谢他们用知识和爱,点亮我们的人生道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