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首次放假,加班工资怎么算?
除夕首次放假,加班工资怎么算?
2025年春节前夕,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全民关注:除夕首次被列为法定节假日。这意味着,从今年开始,春节假期将从除夕一直延续到正月初七,共计8天。对于需要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劳动者来说,这一变化不仅带来了更长的假期,也对加班工资的计算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一政策变化的具体内容和实际影响。
除夕加班算几倍工资?
根据国务院最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25年1月1日起,农历除夕被正式纳入法定节假日。整个春节假期中,除夕至初三(1月28日至1月31日)属于法定节假日。按照《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在这4天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日工资基数或小时工资基数300%的加班费,且不能用补休来替代加班工资。
2月1日至2月4日属于放假期间的休息日。这4天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可以选择给劳动者安排同等时长的补休,或者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日工资基数或小时工资基数200%的加班费。
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加班工资的计算涉及两个关键要素:计算基数和计薪天数。
计算基数:加班工资和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所在岗位对应的正常出勤月工资,不包括年终奖,也不包括上下班交通补贴、工作餐补贴、住房补贴、中夜班津贴、夏季高温津贴、加班工资等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计薪天数: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 = 月工资收入 ÷ 21.75 × 300% × 加班天数
- 休息日加班工资 = 月工资收入 ÷ 21.75 × 200% × 加班天数
补休或发放礼品能否替代加班费?
相关规定明确指出,法定节假日企业安排员工加班,必须依法支付加班工资,且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替代。补休、发放过节礼品都不能替代加班费。
对于实行包薪制的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工资,同时按照国家关于加班费的有关法律规定足额支付加班费。
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如果公司未按照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 向所在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 调解不成的,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
- 当事人也可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还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这一政策变化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重视,也对企业的用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劳动者而言,了解相关政策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对于企业而言,合规执行政策则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随着除夕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温暖人心的举措,让每一个坚守岗位的人都能感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