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首个非遗春节:蛇年春节的文化探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首个非遗春节:蛇年春节的文化探秘

引用
人民网
6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2/13/nw.D110000renmrb_20240213_2-08.htm
2.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4/12/1134076
3.
http://www.gd.gov.cn/zwgk/zcjd/gnzcsd/content/post_4611333.html
4.
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29438
5.
http://www.ichtcm.com/zixun/zhuantibaodao/2861.html
6.
https://www.agtship.com/cn/%E9%A6%96%E4%B8%AA%E9%9D%9E%E9%81%97%E7%89%88%E6%98%A5%E8%8A%82%E8%BF%99%E6%A0%B7%E7%8E%A9/

2024年12月4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第44个非遗项目,也是首个以“春节”名义入选的非遗项目。2025年的蛇年春节,因此成为首个被列入人类非遗名录的春节,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01

春节非遗的四大类别

春节非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四大类别:年俗饮食、春节艺术、春节娱乐和春节礼俗仪式。

年俗饮食非遗

年节美食是新年最令人期盼的享受。中国南北地区都有不同的年节食品,这些食品的制作技艺、口味与饮食方式,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情感与伦理。

北方地区以面食为主,如霍州年馍、闻喜花馍等。其中,稷山麻花最为著名,其独特的口感、精美的外观,更因其寓意着吉祥、团圆和幸福,受到人们喜爱。

南方地区则以麻糍、年糕为主。如衢州邵永丰麻饼,是春节期间餐桌上的“常客”。

春节艺术

春节是盛大的传统艺术节,艺术类春节非遗有数百项。大红的春联,喜庆热闹的年画,锣鼓喧天的年戏,高耸的台阁,诡异奇幻的脸谱,翻腾的龙狮舞,美妙的管乐与弦乐等等,让人沉醉。

木版年画是春节的传统美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河北武强是四大非遗木版年画产地,都以精美的色彩构图与吉祥寓意烘托了春节的红火气氛。

元宵灯会灯彩是春节艺术最后的精彩展示,如秦淮灯彩、洛阳宫灯、北京灯彩等都是国家级非遗。

春节娱乐

春节娱乐主要是群体活动,如逛庙会、耍社火、游灯会、行花街等,春节娱乐性非遗大多是为放松身心、增进社会活力而进行的文化设计。

北京地坛庙会、厂甸庙会,汉阳归元庙会,秦淮灯会,长治社火,宁夏六盘山区春官送福,广州越秀行花街都是人气兴旺的节日项目,人们在春节娱乐中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春节礼俗仪式

春节是年度循环周期的重要节点,是辞旧迎新、祈福求祥的重要节日。人们充分运用这一特殊时空,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的沟通与互动,在历史社会发明了种种礼俗仪式,它们构成春节非遗的重要内容。

虽然我们在春节申遗时,只列了江苏省无锡市吴氏宗族、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刘氏宗族、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桃园村陈氏宗族等宗族祭祀仪式活动,但更普遍的是中国人在春节例行的祖宗祭祀礼俗。我们过年回家的重要动力,除了与亲人聚会外,表达慎终追远的缅怀同样必不可少。春节礼俗在辞年礼俗、团年礼俗与拜年礼俗的操演习练中,创造了人际关系的连接,为人们的情感与精神联系提供了互动的中介,为家庭社会的和睦和谐作出了文化贡献。

02

地方特色春节非遗

赫哲族全鱼宴

赫哲族世代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目前有5300余人。赫哲族人高度重视春节这个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传统佳节。赫哲语将春节译为“佛额什克斯”,即大年除夕的意思。赫哲族过年有很多习俗,如除夕当天,赫哲族人都要准备全鱼宴、祭神祭祖、设宴题诗糊灯笼等。

北京庙会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演员杜镇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春节申遗的成功,不仅是对春节文化价值的国际认可,更是对我们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鞭策与激励,同时也激发了民众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珍视与传承热情。”

青海多民族春节文化

青海省政协委员、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曹广超说:“青海各民族的春节习俗古朴丰富、绚丽多彩,既是中华民族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青海各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要在多民族文化交融中感受春节的魅力。”

03

春节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春节非遗的传承发展需要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创新。例如,利用数字文旅等新技术手段,丰富文化消费体验。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春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得以延续。

春节非遗的传承发展需要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创新。例如,利用数字文旅等新技术手段,丰富文化消费体验。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春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得以延续。

春节非遗的传承发展需要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创新。例如,利用数字文旅等新技术手段,丰富文化消费体验。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春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得以延续。

春节非遗的传承发展需要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创新。例如,利用数字文旅等新技术手段,丰富文化消费体验。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春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得以延续。

04

结语

春节非遗的成功申遗,不仅是对春节文化价值的国际认可,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为首个被列入人类非遗名录的春节,2025年的蛇年春节将承载着更加特殊的意义。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春节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