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母亲健康管理如何影响孩子一生健康
专家解读:母亲健康管理如何影响孩子一生健康
近日,《健康时报》主办的“生命早期1000天母婴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母婴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马良坤在会上指出,女性在怀孕及宝宝出生后两岁的关键时期,健康管理尤为重要。这一阶段不仅影响到胎儿和婴儿的健康发育,还关系到其成年后的健康状况。
生命早期1000天:奠定一生健康的关键时期
“生命早期1000天”这一概念,特指从母亲怀孕开始到宝宝出生后2岁这一关键时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过敏/免疫科主任陈同辛教授指出,这一时期是肠道和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窗口期”,与人一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这一时期肠道菌群的建立对免疫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学教授毛萌强调,母乳喂养对婴儿肠道健康和免疫系统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母乳中的低聚糖群(HMOs)作为第三大固体成分,每升成熟母乳中含量可达5-15克,对肠道菌群的建立和免疫系统的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孕期健康管理:多学科协作保障母婴安全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马良坤在温州市妇幼健共体学术交流会上,分享了多学科围产保健的创新模式。她指出,孕期健康管理需要产科、营养科、中医科等多学科的协作,通过孕产期运动管理、营养管理、心理管理和中医管理等多维度的干预,为母婴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孕期营养管理是重中之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建议,孕妇每周应摄入224-336克(8-12盎司)的低汞海鲜,如凤尾鱼、黑鲈鱼、鳕鱼等,以促进胎儿脑部和眼睛发育。同时,应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禽类和蛋类,以及未经巴氏灭菌的乳制品,以预防食源性疾病。
孕期运动管理同样重要。马良坤教授建议,孕妇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运动,如孕妇瑜伽、八段锦等,有助于改善体态、增强体力,为顺利分娩做好准备。但运动时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产后健康管理:关注营养补充与心理健康
产后健康管理同样不容忽视。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助理教授Jennifer Crawford指出,围产期情绪和焦虑症(PMAD)是孕产妇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据统计,约有七分之一的产妇会经历围产期抑郁症,而80%的PMAD病例未被发现、诊断和治疗。
Crawford教授强调,产后抑郁的症状可能包括持续的情绪低落、过度担忧、与新生儿建立亲密关系困难等。她呼吁,如果准妈妈或产后父母感觉有些不对劲或不同,请告诉他们的初级保健或怀孕保健提供者,并要求进行抑郁或焦虑筛查,特别是如果症状影响他们照顾自己或婴儿的能力。
在营养补充方面,产后妇女需要及时补充生产时消耗的营养,同时为母乳喂养做好准备。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专家建议,产后饮食应注重蛋白质、铁质和钙质的补充,同时保持均衡的营养摄入。此外,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休息也是产后恢复的重要环节。
科学育儿:从母乳喂养到辅食添加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佳的营养来源。毛萌教授指出,母乳不仅提供丰富的营养,还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质,如母乳低聚糖群(HMOs),对婴儿肠道健康和免疫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尽管如此,我国6月龄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仅为30%,远低于《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的50%的目标。
对于无法母乳喂养的情况,专家建议选择接近母乳成分的配方奶粉,并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喂养。同时,适时添加辅食也是婴儿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建议在宝宝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从单一食材逐渐过渡到多样化食物,注意观察宝宝的接受情况和过敏反应。
此外,日常护理和健康管理也不容忽视。家长应关注宝宝的睡眠质量、排便情况和生长发育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同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作息时间,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母亲的健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和医疗系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不仅能够保障母婴的健康,更为孩子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携手关注母亲健康,为下一代的茁壮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