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埃隆·马斯克一样,掌握科学方法提升职业技能!
像埃隆·马斯克一样,掌握科学方法提升职业技能!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以埃隆·马斯克为例,这位集特斯拉、SpaceX等多家高科技公司于一身的商业巨头,正是通过独特的学习方法,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马斯克的六大核心学习法
目标学习法:让学习有的放矢
马斯克曾多次在采访中强调学习的目的性。他说“我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习。”每次开始学习前,他都会问自己三个关键问题:“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我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要如何安排我的学习计划?”
这种目标明确的问题会让他在学习时学会抓关键。心理学有个目标设定理论,该理论认为:明确、具体、可衡量的目标能够激发个体的动机和努力,促进学习进步。
第一性原理:回归本质思考
马斯克最推崇的方法便是“第一性原理”,既回归事物最本质的原理,不受既有经验和观念的限制。比如,在马斯克制造电池时,他想以更低的成本把电池组装出来,当时的电池每千瓦小时要烧掉600美元,但所有专家都告诉他不可能。
他从第一性原理出发,马斯克发现,电池无非就是由碳、镍、铝和一些其他分离物组成。于是他立刻购买了这些金属原材料,让研究人员把它们组装成电池。后来他的做法被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成本,从每千瓦小时600美元,变成了每千瓦小时80美元。
海量阅读:知识积累是基础
马斯克曾说过:是书本首先抚养我长大成人,而后才是父母。从青少年时期开始,马斯克就开始大量阅读,那时年幼的马斯克一天能花10个小时来阅读。他的弟弟金博尔·马斯克说:从年少时期开始,埃隆就每天读2本不同学科的书,他的阅读速度是普通人的60倍!
跨领域学习:打破专业界限
马斯克否定了专业学习的模式,他提倡跨领域学习。他认为,未来问题不是简单的某一领域能解决的,这就需要孩子们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2分钟法则:化整为零克服拖延
马斯克曾鼓励有拖延症的年轻人,一定要养成“2分钟法则”习惯。所谓2分钟法则是指,要养成只需2分钟就能完成的习惯。比如你以前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半年读完30本书。根据2分钟法则可以变成,一周读完一章,或一天读完一页。
不要内耗:专注自身需求
马斯克曾说:不要觉得独来独往很奇怪,沉淀的日子总是安静无声的;不要害怕努力了,没有好的结果,提前焦虑只会加重负担。还没到最后,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当前职业技能发展趋势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层出不穷,劳动力市场正发生深刻变化。今年招聘市场上与人工智能深度相关的岗位需求持续火爆,特别是大语言模型相关岗位(如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的招聘数量同比增长显著。
智联招聘联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AI大模型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潜在影响研究》显示,今年上半年,自然语言处理岗位的招聘数量同比增长111%,深度学习岗位增长61%,机器人算法岗位增长76%,智能驾驶系统工程师岗位增长49%,导航算法岗位增长47%。这些岗位的平均招聘月薪也相应上涨,自然语言处理岗位的平均月薪达到了24007元,同比增长11%;深度学习岗位的薪资接近26279元。
这些岗位要求求职者掌握哪些专业技能?Python、C++等通用类编程语言是数字类技术岗位的必备技能,位列人工智能工程师、运维/测试工程师、运营/数据分析岗位的技能需求前五名之中;CAD、AutoCAD等技能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飞机/船舶、医疗设备等领域,在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汽车电子工程师岗位中的需求较高;半导体/芯片工程师需要掌握SOC、ASIC等集成电路的应用,而视觉交互设计人才则需要掌握PS、3DS Max等图像处理和建模软件技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胡佳胤表示,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岗位对求职者的学历和经验要求均较高,且还在进一步提高。求职者若打算投身大模型领域,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特别是熟练掌握AI工具和相关技术。
实用学习建议与书籍推荐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建议参考以下几本高效学习书籍:
《全能学习法》:提供系统的学习方法论,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学习体系。
《碎片化学习》:针对现代人时间碎片化的特点,提供实用的学习策略。
《深度工作》:教你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专注,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之道》:从神经科学角度解析学习原理,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
终身学习是唯一出路
在当今快速迭代的技术环境中,健全完善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覆盖职业生涯全程的技能培训制度至关重要。正如马斯克所展示的,只有通过持续学习和不断突破,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像马斯克一样,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我,迎接未来的挑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