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污水排放,教你科学储盐保安全
福岛核污水排放,教你科学储盐保安全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截至2024年,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东电)宣布将排放5.4万吨核污水,这一决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自2021年8月24日以来,已有超2.3万吨核污水流入太平洋。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含有多种放射性物质。其中,锶-90可导致骨组织肉瘤、引发白血病;铯-137会引起软组织肿瘤与癌症;碘-129容易导致甲状腺癌;碳-14可能会损害人类DNA。2020年6月,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中氚的总活度约860万亿贝克勒尔,平均每升水约73万贝克勒尔。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绿色和平组织核专家指出,日核废水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并可能造成基因损害。2023年5月,日本福岛附近海域捕获的石斑鱼、黑鲉等先后被检测出辐射水平超标,有些海鱼体内被检测出放射性元素超标180倍。如果长期且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对于孕妇,可致胎儿畸形;对于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可导致发育畸形;对于成人,可引起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确保食盐的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食盐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其安全性和储存方法尤为重要。
首先,选购食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认准产品标准号:合格食盐包装上应印有执行标准号,如“GB 2721”(国家强制性标准)或“GB/T 5461”(国家推荐性标准)。
- 选择优级或一级食盐:根据《食用盐国家标准》,优先选择白净度高、氯化钠含量≥99%的产品。
-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盐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超市或商店,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其次,储存食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金属容器: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具有吸湿性。如果存放在金属容器中,氯离子会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容器生锈腐蚀,污染食盐。建议使用密封性良好的玻璃或食品级塑料容器。
- 避免潮湿环境:食盐容易吸湿结块,潮湿环境会加速这一过程。结块后的食盐不仅使用不便,还可能成为微生物滋生的温床。应将食盐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水槽、炉灶等湿度较高的区域。
- 使用密封容器:敞开式存放食盐会加速水分蒸发,改变食盐的口感和调味效果。每次使用后应及时盖紧盖子,防止食盐与外界空气过多接触。
- 定期检查:即使储存得当,也要定期检查食盐的状态。如果发现受潮或结块,应及时处理。
此外,食盐的安全标准和检测方法也值得关注。根据GB 5009.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盐指标的测定》,食盐需要检测氯化钠、铅、总砷、镉、总汞、钡、氯化钾、亚铁氰化钾、碘等指标。这些检测指标涵盖了食盐的主要成分和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确保食盐的安全性和品质。
面对福岛核污水排放带来的潜在风险,科学储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正确的储存方法和选购建议,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食盐的安全,为家庭健康筑起一道防线。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