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名医提醒:别再乱用头孢了!
南海名医提醒:别再乱用头孢了!
“很多人会在感冒时自行购买服用头孢等抗菌药物,但这种做法存在诸多危害。”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申海燕指出,滥用头孢不仅会导致细菌耐药性迅速发展,还会引起菌群失调、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她强调,抗菌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疗程服药,以避免严重后果。
什么是头孢?它能治什么病?
头孢类药物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感染。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等差异,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被分为五代,每一代都有其特定的抗菌谱和临床适应症。
头孢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 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 泌尿道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
-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如疖、痈、蜂窝组织炎等
- 腹腔感染:需与抗厌氧菌药合用
- 菌血症、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头孢类药物的使用误区
误区一:把头孢当“万能药”
许多人一遇到感冒、发烧或咳嗽等情况,便会立刻想到服用头孢类药物。但实际上,头孢类药物并非消炎药,而是一种抗细菌感染药物。虽然可以减轻感染引起的炎症症状,但是是通过杀灭细菌来实现的,因此只针对细菌引起的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
误区二:见效就停药,无效就换药
一些患者在使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时,仅使用一两天,症状稍微缓解,就擅自停药。有的患者使用一两天效果不明显就觉得头孢类药物无效而自行更换其它抗菌药物。
根据药物特性,抗菌药物进入体内帮助人体清除致病菌是一个持续缓慢的过程,同样感染症状的好转较药物的起效是滞后的。大多数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一般为7-14天,短时间服药擅自停药一方面容易导致病情的反复,另一方面细菌容易产生耐药。不擅自换药,不推荐自行购买抗菌药物,也不推荐自行服用往次服用剩下的或者家人的抗菌药物。必须严格遵医嘱,按疗程服药。
误区三:打吊针比吃药好得快
这是不可取的。虽然头孢类药物口服吸收度可能小于输液,但对于轻中度感染患者,头孢类药物口服剂型按规定的用法用量疗效已经足够,也更加简单、方便、经济和安全。同时注射剂相对于口服剂型可能引发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如静脉炎、严重药物过敏,输注过快还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加重等。一般情况下,在不适宜口服用药时,再考虑注射剂,如严重感染、无口服剂型、口服不耐受等。
误区四:级别越高效果越好
每一代头孢类药物都有自己的抗菌谱及优缺点,如第一代头孢类药物对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比第二、三代强,但有一定肾毒性。而第三代对革兰氏阴性菌活性较强,对于肠道、泌尿道、腹腔感染治疗效果较好,且肾毒性较小,但对普通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大部分并不比一代头孢类药物更好。因此不能盲目认为级别越高,疗效就越好。
误区五:使用前必须做皮试
国家最新规定,头孢类药物不需要常规做皮试,仅在以下两种情况下需要皮试,一是既往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Ⅰ型(速发型)过敏史患者,二是药品说明书中规定需进行皮试的品种。因此若有头孢类药物的过敏史应提前告知医生。
头孢类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严格遵医嘱用药
头孢类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自行购买和服用。医生会根据病情和细菌敏感性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完整完成疗程
即使症状有所好转,也要按照医生建议的疗程完整用药,不能随意停药。过早停药可能导致细菌未被完全清除,引起病情反复。注意用药间隔
头孢类药物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服用,以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常见的用药间隔有每日一次、每日两次或每日三次等。避免饮酒
在使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应避免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导致头痛、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观察不良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皮疹、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或腹泻、恶心等胃肠道不适,应及时就医。
头孢滥用的危害
细菌耐药性增强
滥用头孢类药物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药物逐渐失去效果。这不仅影响个人治疗效果,还会对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造成威胁。菌群失调
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菌群,它们在维持肠道健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这种平衡,导致菌群失调,引发二重感染。免疫力下降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抑制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降低身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药源性疾病
不当使用头孢类药物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肾损伤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避免滥用头孢类药物
不自行用药
遇到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头孢类药物。遵医嘱用药
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建议使用药物,不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完整完成疗程
即使症状好转,也要按照医生建议的疗程完整用药,不随意停药。不随意更换药物
如果用药效果不理想,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更换药物。提高用药意识
了解头孢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使用原则,不盲目追求高级别药物,不将头孢类药物视为“万能药”。
头孢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但并非“万能药”。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治疗效果,避免滥用带来的危害。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意识,为维护自身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