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放前的那些地名你都知道吗?
上海解放前的那些地名你都知道吗?
上海解放前的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历史变迁。从1927年设立上海特别市开始,到1949年解放前夕,上海的行政区划和地名体系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了解这段历史,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上海的城市发展脉络,还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行政区划的变迁
1927年3月29日,武汉国民政府在上海租界以外地区设立上海特别市,将原属江苏省的上海县、宝山县17市乡并入,总面积494平方公里。上海正式脱离江苏省管辖,直属行政院。1930年7月,改称上海市。
1946年1月,上海市政府对市辖区进行重新划分,以地名重新命名。将市境划分为从一到三十二共32个区,其中从一到二十为市区区,二十一到三十二为郊区区。1948年,民国末年的上海,面积很小,就相当现在中心城区的部分,此时的市辖区都是非常袖珍的,堪称巴掌大的地方,还不如现在的街道大。
核心区域与重要地标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前夕,上海市区包括黄浦、蓬莱等20个市区和新市、江湾等10个郊区,总面积约636平方公里,人口约540万(其中市区人口约450万)。
黄浦区:位于上海中心地带,是上海的商业和金融中心,拥有著名的南京路步行街和外滩。
蓬莱区:位于黄浦区南部,是上海的老城区之一,拥有豫园等历史建筑。
新成区:位于静安区北部,是上海的新兴商业区。
邑庙区:位于黄浦区南部,是上海的老城区之一,拥有城隍庙等历史建筑。
蓬莱区:位于黄浦区南部,是上海的老城区之一,拥有豫园等历史建筑。
嵩山区:位于黄浦区南部,是上海的老城区之一。
卢湾区:位于黄浦区南部,是上海的老城区之一。
常熟区:位于静安区南部,是上海的新兴商业区。
徐汇区:位于上海西部,是上海的文化教育中心,拥有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
长宁区:位于上海西部,是上海的新兴商业区。
静安区:位于上海中心地带,是上海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江宁区:位于静安区南部,是上海的新兴商业区。
普陀区:位于上海西北部,是上海的工业区。
闸北区:位于上海北部,是上海的工业区。
北站区:位于闸北区南部,是上海的交通枢纽。
虹口区:位于上海东北部,是上海的文化教育中心,拥有同济大学等高校。
北四川路区:位于虹口区南部,是上海的文化教育中心。
提篮桥区:位于虹口区南部,是上海的文化教育中心。
榆林区:位于杨浦区南部,是上海的工业区。
杨浦区:位于上海东北部,是上海的工业区,拥有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
郊区包括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真如、龙华、斯盛、洋泾等,主要为农业和工业区。
重要地标与道路
南京路:上海最著名的商业街,被誉为“中华第一街”,贯穿黄浦区和静安区。
中山路:上海重要的环形道路,由中山东一路(“外滩”)、中山东二路(原称“法兰西外滩”)、中山南路、中山南一路、中山南二路、中山西路、中山北路、中山北一路、中山北二路组成。
外滩:上海的标志性景观,位于黄浦区,是上海的金融和商业中心。
租界:上海公共租界(英美租界合并)和法租界是上海近代史的重要地标,对上海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海解放前的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为今天上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了解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