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养殖到餐桌:石家庄市农科院的鸵鸟肉产业探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养殖到餐桌:石家庄市农科院的鸵鸟肉产业探秘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27A07MW600
2.
http://www.hbtyxh.com/jinrikandian/2025-01-09/21504.html
3.
https://wap.zzwb.cn/news/348412.html
4.
https://dmxw.fjcxin.com/7988.html
5.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11131024384.html
6.
https://www.jieshounews.cn/display.php?id=76557
7.
https://sjz.hebei.com.cn/system/2024/10/08/101388473.shtml
8.
https://www.bzsb.info/searchStandard.do?action=searchStandardDetail&originalId=2c288031932d4387019439c1ea470f6e
9.
http://www.jiangmen.gov.cn/newzjqx/lyzy/mytc/content/post_3163402.html
10.
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lb/t18862589.shtml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的鸵鸟养殖基地,上万只鸵鸟正悠闲地漫步在广阔的草场上。这里不仅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鸵鸟养殖基地,更是一个集科研、养殖、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中心。从最初的科研项目到如今的产业化发展,石家庄市农科院的鸵鸟养殖产业正逐步走向成熟。

这个庞大的养殖基地背后,是一位“鸵鸟大王”的不懈努力。刘福辰,中国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博士,中国鸵鸟养殖开发协会副会长,正是在他的带领下,石家庄市农科院的鸵鸟养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养殖基地。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行业竞争和市场推广成为新的挑战。刘福辰指出,行业养殖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难以准确评估自身优势,时常会出现一窝蜂的状态而过度竞争,结果就是行业无利润空间。此外,数字经济的兴起,网红通过网络直播等,夸大宣传,抢占普通养殖户的市场份额,形成垄断,并因货不对板,给行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刘福辰创新性地创立了河北神农庄园酒店,让鸵鸟肉及优质农产品真正地走上餐桌。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销路问题,更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品尝鸵鸟肉的平台。

在产业链的下游,鸵鸟肉的深加工和餐桌应用正在不断创新。在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新沟村,一座总投资500万元的鸵鸟农副产品冷链加工厂已正式投入运营。这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鸵鸟加工厂,年生产量可达3万只。该厂主要开发鸵鸟肉、蛋加工等系列食品精加工产品,不仅吸纳了本村30名群众再就业,更为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贵州省仁怀市,一家名为贵州问酊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则将目光投向了鸵鸟肉罐头。该公司创始人陈柄丞看准了鸵鸟肉的营养价值和市场潜力,开发出一款无需任何添加剂、保留原汁原味的鸵鸟肉罐头。这种罐头不仅可以通过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平台销售,还面向全国诚招代理商,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购买渠道。

在餐饮端,鸵鸟肉也逐渐登上大雅之堂。在广东等地,鸵鸟宴已成为当地美食文化的一部分。佛山市口岸国际旅行社推出的韶关系列“厨神驾到”金秋美食线路中,就特别安排了鸵鸟宴的品尝环节。这种创新的美食体验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鸵鸟肉的推广开辟了新的途径。

从营养角度来看,鸵鸟肉确实有其独特优势。中国鸵鸟养殖协会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权威检测显示,鸵鸟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富含1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也非常丰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也表示,鸵鸟肉的高营养价值已被多国研究证实,特别适合患有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食用。

然而,尽管鸵鸟肉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但在国内却仍属于小众食材。金晖认为,这主要与国人的饮食文化有关。中国人口味偏好比较传统,传统的畜、禽类养殖业有数千年的历史,相比之下,鸵鸟属于新兴食材,难以被百姓纳入日常饮食。此外,鸵鸟养殖业在中国并不发达,导致鸵鸟肉在国内市场性价比不高,食客日常也不容易获取。

尽管如此,随着人们对食品多样化和美食创新的需求不断增加,鸵鸟肉的市场前景依然广阔。在安徽界首市任寨乡马湖村,聚海农场的负责人王建海通过养殖鸵鸟,不仅实现了个人致富,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他总结道:“一只种鸟每年能产80枚左右的鸵鸟蛋,每枚鸵鸟蛋市场售价100到150元,每斤鸵鸟肉的价格在五十元左右,一只成熟期的鸵鸟大约有三百斤,一只雏鸟的价格在300元左右。不仅如此,鸵鸟的羽毛、骨头甚至鸵鸟油经过加工后都有广阔的市场。”

未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推广的持续深入,鸵鸟肉有望从“特色食材”转变为“日常食材”。石家庄市农科院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的方式,创建集孵化、育苗、养殖、屠宰、农家乐为一体的鸵鸟产业基地,推动当地特色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鸵鸟肉将不再是一种稀奇的食材,而是成为餐桌上常见的健康食品。从养殖到餐桌,这条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也为养殖户带来更多收益。正如刘福辰所说:“搭建起优质农产品的产业链,才能让人们吃出健康,才能真正推动健康中国的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