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庄古镇冲刺世遗:文化瑰宝再现辉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庄古镇冲刺世遗:文化瑰宝再现辉煌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2361938284766071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614229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503104418792465
4.
http://m.wenlvnews.com/p/741451.html
5.
http://scdfz.sc.gov.cn/scyx/scrw/content_143987
6.
http://www.tjbh.com/c/2024-12-11/1389266.shtml
7.
http://tfguzhen.com/go-c1.htm
8.
http://www.zglzgz.cn/index.php

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长江南岸,距宜宾市中心约20公里。这里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01

历史沿革

李庄古镇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为古僰聚居地,属古僰国、僰侯国地。秦时属蜀郡,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属犍为郡。南朝梁大同十年(544年)新置六同郡,辖僰道县和南广县,郡治和南广县治均在李庄。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六同郡,南广县属戎州(今宜宾),县治于李庄。隋仁寿二年(602年)南广县改名为南溪县,县治于李庄。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戎州州治迁至李庄,唐贞观四年(630年)戎州州治迁宜宾,唐长庆元年(821年)戎州州治再迁李庄,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戎州州治又迁宜宾。约宋乾德元年(963年)南溪县治从李庄迁出。清咸丰时,李庄为南溪县最大场镇。1950年1月,南溪县第3区在李庄镇成立。1983年9月,李庄镇随李庄区划归县级宜宾市。1996年10月,县级宜宾市改设为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属之。

02

建筑特色

李庄古镇核心景区约1平方公里,主要有两大看点:老街区和月亮田。老街区内文物古迹繁多,人文景观荟萃。街道两边古建筑鳞次栉比,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完整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民居、庙宇、殿堂等建筑的特点。

旋螺殿坐落在镇南石牛山上,初名文昌宫,建于明万历年间。呈八角形,进深8米,高25米,为三重檐结构。造型精美,气势雄伟。整座建筑所用的梁、框、柱、架均为木质镶嵌,没用一颗铁钉和黏合剂,而是运用力学原理,采用特殊的斗拱全木结构,一气呵成。整个大殿呈现螺旋向上的姿态,故称旋螺殿。该殿历经400余年风雨,仍不腐不朽,是中国亭台楼阁建筑之经典。

奎星阁位于古镇长江之滨的凸出部位,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一座典型的阁楼式建筑。青瓦飞檐,木柱木门,木栏木窗,结构对称。上下航行的船只在10里外即可看见,起着导航作用。梁思成曾称赞此阁“是上海到宜宾二千多公里长江江边建造得最好的亭阁”。原有建筑已拆除,重建后的奎星阁保持着原有风貌。

张家祠内曾有50扇用整块上等楠木雕刻的窗页,每扇长2米,宽0.6米。每页有不同形态仙鹤2只,共100只。四周配以动感十足的云彩,名为“祥云百鹤”窗,现存24扇。为精美工艺品,不仅需要极高的艺术造诣和雕刻功夫,而且需要丰厚的财力。据李庄《张氏宗谱》记载,每扇窗门的雕刻工价为纹银14两,相当于清朝一个正一品官一个月的俸禄。

禹王宫内有一块著名的石碑,名曰“九龙碑”。高约1米,宽约2米。碑上雕刻着9条盘旋在云海之中的飞龙,呈现出群星环绕的氛围。随着时间流逝,石碑上爬上了很多青苔。但是,丝毫没有破坏石碑的庄严神秘。

月亮田景区步步皆景,风光秀丽,是李庄古镇一张靓丽的旅游休闲名片。景区在蓝天白云下碧波荡漾,天鹅起舞,小船摇曳,庄稼吐翠,花草铺地,小路弯曲,绿树成荫,组合成如诗如画的景象。生机盎然的田园,像极了一块块绿宝石。行走在被绿宝石包围起来的田间小路上,仿佛步入了一个童话世界,令人流连忘返。

03

抗战文化

最让游客们震撼不已的是,近一个世纪前,这个小镇放射出一道刺破黑暗的光芒,为中华文化的薪火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李庄古镇上的抗战文化遗迹多达50余处,它们向游人们述说着一段沉甸甸的历史。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保留中华民族科学和文化的火种,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纷纷从沿海地区迁往内地。其中,国立同济大学经历了从上海到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广西八步、越南河内、云南昆明几次大迁移。1940年夏,刚在昆明安顿下来的同济大学又遭到日军飞机轰炸,不得不委托校友在四川寻找落脚之地。1940年8月,宜宾中元造纸厂厂长钱子宁收到同济大学寄来的求助函。钱子宁曾就读于同济大学,他义不容辞地为母校迁川奔忙开来。钱子宁的举动,引起时任李庄镇长的罗南陔的重视。罗南陔立即召集古镇上的绅士们开会,商讨接纳同济大学的事宜。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接纳同济大学,并发出了一份热情洋溢的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这份电文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同济大学师生们西迁的道路。

随后,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10余家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迁驻李庄,包括傅斯年、李济、陶孟和、梁思成、林徽因等在内的1000多名精英学者云集李庄,为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保存了珍贵的火种。李庄古镇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

04

申遗意义

李庄古镇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和文化价值,正在全力冲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抗战时期中国文化保存的重要基地,李庄古镇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文化坚守。同时,古镇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李庄古镇的申遗之路,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和展望。通过申遗,李庄古镇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其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段历史,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05

未来展望

李庄古镇的未来,将是一个集文化传承、旅游休闲、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古镇。通过申遗,李庄古镇将获得更多的国际关注和认可,进一步提升其文化影响力。同时,古镇也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李庄古镇,这座见证了中国近代史变迁的古镇,正在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探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李庄古镇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