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70余只虎和80余只豹的安居之所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70余只虎和80余只豹的安居之所
近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传来喜讯: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稳定生活在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数量已达70只左右,野生东北豹数量达80只左右。这一数据较2017年公园成立之初分别增长了近两倍和近一倍,标志着我国野生虎豹保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最大野生虎豹栖息地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横跨吉黑两省,总面积达140.65万公顷,是中国最大、也是唯一具有野生虎豹繁殖种群的栖息地。公园地处长白山支脉老爷岭南部,以中低山、峡谷和丘陵地貌为主,海拔最高达1477.4米。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3.32%,植被类型主要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栖息环境。
公园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有高等植物666种,野生脊椎动物270种。除了虎豹,这里还是梅花鹿、野猪、狍等众多野生动物的安居之所。这些动物种群的繁衍生息,为虎豹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科技赋能野生动物保护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保护工作离不开科技创新。公园建立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通过上万台红外相机进行实时监测。这些智能设备不仅能联网回传画面,还能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实现预警功能。
据统计,监测系统累计监测到东北虎2.6万余次、东北豹3.4万余次,发布人虎冲突预警信息2万余次,对30多个物种的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这些数据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也为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不仅关注野生动物保护,还注重社区参与和生态教育。公园积极引导居民转型从事生态管护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型。例如,公园实施了“一户一岗”政策,从园区居民中选聘生态管护员,每户每年可获得1万元生态管护补贴。
此外,公园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在吉林省汪清县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偷盗猎警示中心,通过VR互动等科技手段,帮助观众沉浸式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法治保障与未来展望
10月10日,国家公园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法治保障。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综合处处长陈晓才表示:“保护的最终目标还是让群众受益。通过法律制度的建立、产业转型的发展、生态教育的普及、科技手段的创新,才能把虎的生活空间留充分、人的发展空间保护好,真正实现人虎和谐。”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成功实践,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也为全球野生虎豹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片神奇的土地将成为更多虎豹的安居之所,重现“众山皆有虎”的壮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