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创新保护与活力新生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创新保护与活力新生
近日,广州重磅发布《绣名城 花尽绽》城市宣传片,以全新的视角展现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成果。宣传片中,广州不仅展现了其作为千年商都的历史底蕴,更展示了在新时代如何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创新保护:让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广州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不断创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当属庐江书院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庐江书院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核心商圈,是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古书院,曾作为省内何氏家族弟子来穗应试之所。2012年至2014年,广州市政府将其列为市级危改项目,进行保护性修缮。2016年,书院被改造为岭南金融博物馆,成为华南地区首家综合性金融博物馆。
在改造过程中,广州市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保持书院原有风貌。同时,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充分挖掘岭南金融文化特色,设置了多个场景和故事,生动展现了岭南金融发展史。自开馆以来,博物馆已累计接待参观者近38万人次,成为广州新的文化地标。
大规模投入: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生
2024年,广州获得中央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专项资金3.76亿元,用于多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活化项目。其中,多宝路、宝源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项目获得2亿元资金支持,光复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项目获得1.76亿元资金支持。
这些项目不仅包括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还涉及基础设施改造、环境整治等多个方面。例如,多宝路、宝源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涉及六个社区,核心保护面积达17.39公顷;光复中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界面范围达9.62公顷,包括历史建筑保护、基础设施改造和市政道路改造等内容。
青年参与:让历史文化保护充满活力
为了让历史文化保护更具活力,广州积极吸引年轻人参与其中。例如,“青春同心来广州”港澳青年来穗第一站活动,通过城市徒步等形式,加深港澳青年学生对广州的了解和认同。活动带领港澳学生参观广州的科技企业和森林公园,让他们感受广州的科技创新活力和岭南文化魅力。
此外,广州还推出了多条citywalk路线,鼓励年轻人以步行的方式探索城市的历史文化。例如,越秀/荔湾的citywalk路线涵盖了粤剧艺术博物馆、沙面岛、粤海关大楼、石室圣心大教堂等多个历史文化景点,让年轻人在行走中感受广州的历史文化魅力。
未来展望: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共存共生
2023年,广州市发布了《名城保护广州共识》,强调了历史文化保护的原则和目标。其中提出,要推动城市“老”与“新”的共存共生,既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又要让城市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和管理,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加强与国内、国际其他城市的协同合作,联合开展跨区域重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等。
广州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四十余年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从《绣名城 花尽绽》宣传片到《名城保护广州共识》,从庐江书院的保护与活化到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广州正在以创新的方式让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让千年古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