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赵江涛:用“生命礼物”点亮他人希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赵江涛:用“生命礼物”点亮他人希望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m.sohu.com/a/801109010_121123688/?pvid=000115_3w_a
2.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626844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5%99%E6%B1%9F%E5%AE%89%E7%A6%8F%E5%88%A9%E7%94%9F%E6%85%88%E5%96%84%E5%9F%BA%E9%87%91%E4%BC%9A/54241297
4.
https://www.hscd.org/archives/x1121.html
5.
https://www.hscd.org/archives/20241115.html
6.
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jE3OTEzOA==.html
7.
http://wjw.pds.gov.cn/contents/60722/655695.html
8.
http://tyjrswt.zj.gov.cn/art/2025/1/23/art_1643650_58957131.html

2024年11月,文成县中医院职工赵江涛成功捐献了27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省第1121例、温州市第12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位90后青年,用自己的一份“生命礼物”,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

01

一颗善心,五年坚守

赵江涛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结缘于2019年12月的一次无偿献血活动。当时,文成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正在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赵江涛了解后,毅然决定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志愿者。

这一决定开启了他长达五年的等待。2021年,赵江涛第一次接到初筛配型成功的电话时,就做好了随时捐献的准备。为了这一刻,他不仅提前了解了大量相关知识,还积极锻炼身体,保持最佳状态。然而,前四次配型都没有最终实现捐献,但赵江涛从未动摇过自己的决心。

02

无私奉献,源于责任

作为一名卫健系统的工作人员,赵江涛深知血液病患者的痛苦和对生命的渴望。他说:“自己的一点小小付出就能让另一个生命得到延续,这是每一个卫健人都希望见到的场景。”

事实上,这并非赵江涛第一次参与公益活动。早在大学期间,他就开始无偿献血。据统计,赵江涛已累计无偿献血8次,献血总量达2200毫升。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得知一位学长家人手术急需用血时,特地从绍兴赶到杭州献血400毫升,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03

科学认知,消除误解

面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很多人会担心对身体造成影响。实际上,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再生的能力,捐献后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就会恢复到原来水平。目前,外周血采集是主流的捐献方式,整个过程安全可靠,不会对捐献者造成长期影响。

赵江涛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在捐献前,他积极配合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体检、注射动员剂等。捐献当天,经过四个小时的采集,他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整个过程中,他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无私奉献。

04

爱心接力,持续传递

赵江涛的善举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文成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对他印象深刻,称他是“非常愿意”“非常同意”的捐献者。在赵江涛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目前,文成县已有5例成功捐献,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正加入这一行列。

赵江涛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善举,更体现了社会对公益事业的重视和参与。正如他自己所说:“等待了五年,总算是圆梦了!”这个梦,不仅是他个人的梦,更是无数血液病患者重获新生的希望之梦。

让我们为赵江涛点赞,为所有参与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喝彩!同时,也期待更多人能够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共同为生命续航,为爱接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