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消防实验揭示:电动自行车起火18秒达900℃,这些逃生技巧要记牢
杭州消防实验揭示:电动自行车起火18秒达900℃,这些逃生技巧要记牢
近日,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富阳区进行了一场电动自行车燃烧暨民房逃生模拟实验,实验结果令人震惊:电动自行车起火后仅18秒,温度就飙升至900℃,短短5分钟就能烧成一副空壳。这场实验再次敲响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的警钟。
电动自行车火灾为何如此危险?
电动自行车火灾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燃烧速度快:电动自行车的材料多为易燃物质,一旦起火,火势蔓延极快。实验显示,从起火到整车被火焰包裹,往往只需要几十秒时间。
温度极高:电动自行车起火时,中心温度可高达900℃以上,甚至超过1000℃。这样的高温足以引燃周边的可燃物,加速火势蔓延。
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电动自行车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有毒烟雾,其中含有氰化氢、一氧化碳等致命气体。这些气体不仅会迅速充满整个空间,还会顺着楼梯等通道向上蔓延,严重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夜间火灾风险高:由于电动自行车通常在夜间充电,而人们此时往往处于熟睡状态,难以及时发现火情,导致逃生机会大大降低。
杭州消防创新推出“围堰淹没处置战法”
针对电动自行车火灾的特殊性,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创新研发了“围堰淹没处置战法”,这一技术已在多个场景中得到成功应用。
“围堰淹没处置战法”具体步骤:
启动设施:首先启动着火点所在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以及水系统、排烟补风系统等消防设施,形成防火分隔,阻止烟火蔓延。
切断电源: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分级断电方式。火灾初期,应立即按下充电桩紧急停止按钮,或切断充电桩上游配电箱。
围堰淹没:
- 使用车底水枪对车辆底部电池组实施冷却降温。
- 用移车机器人快速转移火点位置周边车辆。
- 使用车用灭火毯覆盖隔离着火车辆。
- 快速搭建围堰包围起火车辆,并在围堰内注水,对车辆底部电池组实施全淹没冷却降温。
如何在电动自行车火灾中正确逃生?
保持冷静:第一时间判断火源位置和安全出口方向,切勿慌乱。
低姿态逃生:烟雾是火灾中的“第一杀手”,逃生时应尽量弯腰低姿态前行,减少吸入烟雾。
小火快跑,大火关门:如果逃生通道没有浓烟,应立即疏散;如果门把手很热或楼道充满浓烟,应关闭门窗,用湿衣物堵住缝隙,等待救援。
及时报警:拨打119报警电话,准确报告火灾位置和情况。
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指南
规范充电:不将电动自行车或电池带入室内充电,不私拉电线充电,不使用非原装充电器。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电池、线路和充电器,发现老化或损坏及时更换。
选择合格产品: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和配件,不擅自改装。
远离易燃物:充电时远离易燃可燃物品,不在楼梯间、疏散通道等公共区域停放或充电。
电动自行车火灾频发,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通过杭州消防部门的实验和创新灭火战法,我们看到了科学应对这一安全隐患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安全意识,规范使用电动自行车,共同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