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饮酒:健康隐患不容忽视
长期饮酒:健康隐患不容忽视
2024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明确指出,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身体的大部分器官和系统产生危害,可导致多种疾病,甚至引发酒精依赖。这一警示再次提醒我们,饮酒问题不容忽视。
酒精:一种复杂的药物
酒精,化学名为乙醇,是啤酒、葡萄酒和烈酒等酒精饮料的活性成分。作为一种精神药物,酒精对人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主要在肝脏代谢,具有中等程度的依赖性和成瘾性。酒精通过增强大脑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幸福感、减少焦虑,但同时也会影响认知、记忆、运动和感觉功能。
全方位的健康威胁
肝脏损伤:首当其冲
酒精性肝病是长期饮酒最直接的后果之一。研究表明,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病理、自由基等密切相关。在西方国家,80-90%的肝硬化病例与酒精摄入有关。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脂肪肝、肝炎,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心血管疾病:复杂的影响
近期发表在BMC Medicine的一项研究揭示了饮酒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124名参与者的数据,发现60种与酒精摄入相关的代谢物中,有10种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相关。其中,7种代谢物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而3种则与风险降低相关。这表明饮酒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并非单一,而是通过多种代谢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神经系统损害:不可逆的伤害
酒精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尤为严重。它会损害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症状。长期饮酒还可能导致酒精依赖综合征,表现为对酒的强烈渴望,不喝酒就会出现幻觉、妄想、抑郁等精神症状。
消化系统问题:多重风险
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引发胃炎或胃溃疡。同时,它还会影响胰腺功能,增加胰腺炎的患病风险。长期饮酒者的食欲通常会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从而导致营养不良。
营养失衡与肥胖:隐匿的危机
酒精虽然产热能力高(1克酒精可提供7千卡热量),但几乎不含营养成分。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同时增加体重,引发肥胖问题。
癌症风险:不容忽视的威胁
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维韦克·穆尔蒂最新警告称,饮酒与至少7种癌症的发生风险直接相关,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食道癌、肝癌、口腔癌、咽部和喉部癌。酒精在体内代谢产生的乙醛会损伤DNA,增加患癌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对于某些癌症(如乳腺癌和口腔癌),每天饮用一杯或更少的酒就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科学建议:限量饮酒或不饮酒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建议,成年人若饮酒,应限量,不劝酒,不酗酒。具体限量为: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葡萄酒150毫升、低度白酒50毫升或高度白酒30毫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特定职业人群(如驾驶员)也应禁止饮酒。
长期饮酒不仅损害个人健康,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科学对待饮酒,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