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揭秘:阳虚、气虚、血虚导致怕冷真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揭秘:阳虚、气虚、血虚导致怕冷真相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www.baidu.com/from=844b/ssid=5a4c57494e47544f4e4738387098/s?word=%E6%B0%94%E8%A1%80%E4%B8%A4%E8%99%9A%E4%BD%93%E6%B8%A9%E4%BC%9A%E9%AB%98%E5%90%97&sa=re_dl_prs_34689_6&ms=1&rqid=11397904888803563242¶ms_ssrt=node-san&rq=%E4%BD%93%E8%B4%A8%E5%BC%B1%E4%BD%93%E6%B8%A9%E4%BC%9A%E9%AB%98%E5%90%97&rsf=1630005&asctag=1921
2.
https://hzdaily.hangzhou.com.cn/mrsb/2024/06/15/article_detail_3_20240615A064.html
3.
https://www.ntzyy.com/cwgk_details/38.html
4.
https://www.xyhospital.com/Html/News/Articles/21910.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1/10/4153217_1136269527.shtml
6.
http://www.jdzdsyy.com/html/4597/4597.html
7.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56993.html
8.
http://wjw.sz.gov.cn/ztzl/jkkp/jkcs/content/post_11116645.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4/06/6362438_1134865387.shtml
10.
https://njszyy.cn/news/detail.aspx?mt=7975&mtt=3
11.
https://www.zyydb.com/newsDetail.aspx?id=4191
12.
https://www.91160.com/doctors/articledetail/docid-201114165/articleid-591979.html

你是否经常感到手脚冰凉,即使在温暖的季节也难以摆脱寒冷?中医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你的体质存在阳虚、气虚或血虚的问题。阳虚意味着身体的生命之火不足;气虚则表示保护身体的力量出现问题;而血虚则是血液不能温养四肢。这些因素都会让你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异常怕冷。通过调理饮食、运动以及中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了解如何通过中医方法解决怕冷的困扰吧!

01

为什么你会感到怕冷?

在中医理论中,阳虚、气虚和血虚是导致怕冷的三个主要原因。它们虽然都表现为怕冷,但具体原因和表现却大不相同。

气虚:动力不足的“懒”

气虚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懒”。他们常常感到全身疲倦乏力,说话声音低沉,稍微动一下就气短,容易出汗。气虚的人不仅容易感冒,还可能出现头晕、心悸、食欲不振等症状。从中医的角度看,气虚导致的怕冷是因为阳气不足,无法很好地温煦身体。

血虚:滋养不足的“燥”

血虚主要表现为干燥和失养。眼干、视物模糊,头晕、记忆力减退,手脚发麻无力,嘴唇颜色苍白、指甲不荣,掉发、脱发,失眠多梦等都是血虚的表现。血虚导致的怕冷是因为血液不能充分滋养四肢,使身体失去应有的温煦。

阳虚:温煦不足的“冷”

阳虚是怕冷症状最明显的体质。阳虚的人不仅畏寒怕冷,还可能表现为手脚冰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尿急尿频,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精神萎靡。肾阳虚是阳虚中最常见的一种,因为肾阳是一身阳气之根,肾主骨、府为腰,所以阳虚的人常常腰膝酸软,男性还可能出现性功能下降。

02

如何通过中医调理改善怕冷?

中医调理怕冷主要从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入手。

药物治疗:辨证施方

  • 阳虚:常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这个方剂由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防风、桂心、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川芎、干地黄等组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

  • 气虚:常用补中益气汤。由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 血虚:常用当归四逆汤。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组成,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非药物治疗:内外兼治

  •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足三里、关元、气海等,可以有效改善怕冷症状。

  • 拔罐/药罐:通过负压作用和药物渗透,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效果。

  • 中药外敷:将药物直接敷于患处或特定穴位,通过皮肤吸收发挥疗效。

  • 中药泡洗:利用中药煎汤泡洗患处,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成分。

  • 耳穴压丸: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调节全身气血。

生活调理:内外兼修

  • 保暖:注意添衣保暖,尤其是腰腹部和下肢。

  • 运动:适度运动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改善怕冷症状。

  • 饮食:多吃温补食物如羊肉、牛肉,补充维生素B12,避免生冷食物。

03

临床案例:中医调理的实际效果

病例1: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

一位老年患者因膝关节疼痛就诊,自述关节活动时疼痛明显,感觉关节内有冷风冒出。西医建议手术更换关节,但患者不愿冒险。经中医诊断为肝肾气血虚损,阴阳俱虚,痰瘀互结。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配合针灸和中药外敷,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疼痛减轻,腿力增强。

病例2:年轻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

一位年轻女性患者,下肢酸疼,遇风寒加重,晚上症状尤其明显。她常年不敢穿裙子,即使在酷暑也不敢开空调。经中医诊断为肝郁克脾,中焦脾阳不运,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配合中药泡洗和针灸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秋裤脱掉后感觉下肢暖和,有望在夏天重新穿上裙子。

通过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中医调理怕冷症状具有显著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施治,不同体质和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发现自己有怕冷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中医师的诊断和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