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9.6,如何科学控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餐后血糖9.6,如何科学控糖?
引用
中国广播网
等
15
来源
1.
https://www.cnr.cn/shanghai/jkdsj/20240913/t20240913_526901566.shtml
2.
https://m.familydoctor.com.cn/202404/3077147.html
3.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4807621061526943495
4.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de7508a65ca34409369209e8387395e5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07A01BD000
6.
https://www.fwd.com.hk/zh/blog/health/glycaemic-index/
7.
https://rs.yiigle.com/cmaid/1525739
8.
http://www.news.cn/health/20250103/a9737d9eca7c4b0c984dfd53eedc9414/c.html
9.
http://medbulls.com/article/4247?type=prove_health
10.
http://www.news.cn/science/20241218/0f0f76dea19c4cb3aeeaab2c3ab7007a/c.html
11.
https://www.zhihuiya.com/news/info_5931.html
12.
https://health.tvbs.com.tw/nutrition/351030
13.
http://cdcp.gd.gov.cn/jkjy/jkts/content/post_4416811.html
14.
https://wjw.sz.gov.cn/ztzl/rhkxglxyxtxz/xtdjchgl/content/post_10399629.html
15.
https://m.cds8yy.com/service_jkkp/2024/0204643001672.htm
餐后血糖9.6mmol/L,这个数字可能看起来并不惊人,但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对于非糖尿病患者而言,这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 mmol/L)。虽然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1.1 mmol/L),但这一数值提示我们身体处理糖分的能力正在下降,需要及时采取行动。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地控制血糖呢?让我们从饮食、运动和监测三个方面来探讨。
01
饮食调整:选择低GI饮食
低GI(血糖生成指数)饮食是目前最推荐的控糖饮食方式。GI值反映了食物引起血糖升高的速度和能力,低GI食物(GI值<55)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血糖。
如何选择低GI食物?
- 全谷物替代精制谷物:选择糙米、燕麦、藜麦等全谷物,避免白米、白面等精制谷物。
-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豆类和全谷物,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减缓血糖上升。
-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鸡胸肉、豆制品等,避免过多摄入红肉和加工肉。
- 健康脂肪的选择:优先选择橄榄油、鱼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饮食注意事项
- 控制总热量摄入:即使选择低GI食物,也要注意总热量的控制,避免过量。
- 合理搭配餐盘:每餐应包含1/2的蔬菜、1/4的全谷物和1/4的优质蛋白质。
- 细嚼慢咽: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助于控制血糖上升速度。
02
运动方案:有氧+抗阻的组合
运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规律运动8周可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0.66%,而规律运动12-14年的糖尿病患者,病死率显著下降。
推荐运动类型
- 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 抗阻运动:如哑铃训练、弹力带训练、俯卧撑等,每周至少2次。
运动强度如何计算?
以有氧运动为例,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目标心率:
最大心率 = 220 - 年龄
心率储备 = 最大心率 - 安静心率
目标心率 = 心率储备 X 运动强度 + 安静心率
例如,一位35岁的人,安静心率为70次/分,想要进行中等强度运动:
最大心率 = 220 - 35 = 185次/分
心率储备 = 185 - 70 = 115次/分
目标心率 = 115 X 40% - 59% + 70 = 116 - 138次/分
运动注意事项
- 循序渐进:特别是对于平时缺乏运动的人,要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 避免空腹运动:运动前可适量补充一些能量,避免低血糖。
- 运动后补充水分: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但避免高糖饮料。
03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是关键
血糖监测是了解控糖效果的重要手段。监测频率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 初诊或血糖控制不佳者:每日监测空腹血糖、三餐前后血糖及睡前血糖。
- 血糖控制良好者:每周或每几天监测一次即可。
家庭自测血糖注意事项
- 设备校准:定期校准血糖仪,确保测量准确。
- 试纸保存:妥善保存试纸条,避免高温或低温环境。
- 正确采血:先丢弃第一滴血液,再将第二滴血液均匀涂抹于试纸条上。
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合理的运动方案和定期的血糖监测,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采取行动,守护自己的健康。
热门推荐
简单易用的保鲜技术大介绍,想要蔬果保鲜1000天,点进来看看吧
碧眼、紫髯、身长腿短、方颐大口,孙权到底长啥样?
去医院看痘痘大概要多少钱
如何报考营养师?报考考试指南,看这篇就够了
全国唯一城市,房价仍低于15年前!
最“胖人”的碳水来源是淀粉类蔬菜!
法院二审判决后,如何申请执行
苹果检测报告必须检测哪几项?执行标准是什么?
细味威士忌历史:从修道院出发,再到全球酒界霸主
2025汽车报废置换补贴新政,你的旧车能换多少钱?
做美甲染上了HPV病毒?揭露美甲变“毁甲”背后的隐忧
如何做虚拟设计项目管理
收缩毛孔的7个护理方法
脑梗发生前可能有这个先兆信号!别怪我没提醒你
运动类型全解析:科学运动,健康相伴
全球绿色低碳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及国际竞争启示
银川房地产新政出炉:市场稳步回暖
酵母粉的保存方法
长冈花火大会:日本三大烟火大会之一,50万人为之动容
怎么根据发色选眉笔?
货车载重标准详解
倒档挂一档如何操作?这种操作对车辆有何影响?
为什么要采用复叠制冷(复叠式制冷系统原理、选型、设计)
红色龙沙宝石月季:完美藤本月季的典范
购房协议中的建筑面积、定金转让与协商问题详解
肾功能三项检查是什么?一文读懂肾功能检查指标
刘备的十大名言及其历史智慧
急性左心衰竭的典型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
孕妇该如何正确选择高蛋白食物?
染过的头发可以用来做DNA亲子鉴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