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9.6,如何科学控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餐后血糖9.6,如何科学控糖?
引用
中国广播网
等
15
来源
1.
https://www.cnr.cn/shanghai/jkdsj/20240913/t20240913_526901566.shtml
2.
https://m.familydoctor.com.cn/202404/3077147.html
3.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4807621061526943495
4.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de7508a65ca34409369209e8387395e5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07A01BD000
6.
https://www.fwd.com.hk/zh/blog/health/glycaemic-index/
7.
https://rs.yiigle.com/cmaid/1525739
8.
http://www.news.cn/health/20250103/a9737d9eca7c4b0c984dfd53eedc9414/c.html
9.
http://medbulls.com/article/4247?type=prove_health
10.
http://www.news.cn/science/20241218/0f0f76dea19c4cb3aeeaab2c3ab7007a/c.html
11.
https://www.zhihuiya.com/news/info_5931.html
12.
https://health.tvbs.com.tw/nutrition/351030
13.
http://cdcp.gd.gov.cn/jkjy/jkts/content/post_4416811.html
14.
https://wjw.sz.gov.cn/ztzl/rhkxglxyxtxz/xtdjchgl/content/post_10399629.html
15.
https://m.cds8yy.com/service_jkkp/2024/0204643001672.htm
餐后血糖9.6mmol/L,这个数字可能看起来并不惊人,但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对于非糖尿病患者而言,这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 mmol/L)。虽然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1.1 mmol/L),但这一数值提示我们身体处理糖分的能力正在下降,需要及时采取行动。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地控制血糖呢?让我们从饮食、运动和监测三个方面来探讨。
01
饮食调整:选择低GI饮食
低GI(血糖生成指数)饮食是目前最推荐的控糖饮食方式。GI值反映了食物引起血糖升高的速度和能力,低GI食物(GI值<55)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血糖。
如何选择低GI食物?
- 全谷物替代精制谷物:选择糙米、燕麦、藜麦等全谷物,避免白米、白面等精制谷物。
-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豆类和全谷物,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减缓血糖上升。
-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鸡胸肉、豆制品等,避免过多摄入红肉和加工肉。
- 健康脂肪的选择:优先选择橄榄油、鱼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饮食注意事项
- 控制总热量摄入:即使选择低GI食物,也要注意总热量的控制,避免过量。
- 合理搭配餐盘:每餐应包含1/2的蔬菜、1/4的全谷物和1/4的优质蛋白质。
- 细嚼慢咽: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助于控制血糖上升速度。
02
运动方案:有氧+抗阻的组合
运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规律运动8周可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0.66%,而规律运动12-14年的糖尿病患者,病死率显著下降。
推荐运动类型
- 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 抗阻运动:如哑铃训练、弹力带训练、俯卧撑等,每周至少2次。
运动强度如何计算?
以有氧运动为例,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目标心率:
最大心率 = 220 - 年龄
心率储备 = 最大心率 - 安静心率
目标心率 = 心率储备 X 运动强度 + 安静心率
例如,一位35岁的人,安静心率为70次/分,想要进行中等强度运动:
最大心率 = 220 - 35 = 185次/分
心率储备 = 185 - 70 = 115次/分
目标心率 = 115 X 40% - 59% + 70 = 116 - 138次/分
运动注意事项
- 循序渐进:特别是对于平时缺乏运动的人,要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 避免空腹运动:运动前可适量补充一些能量,避免低血糖。
- 运动后补充水分: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但避免高糖饮料。
03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是关键
血糖监测是了解控糖效果的重要手段。监测频率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 初诊或血糖控制不佳者:每日监测空腹血糖、三餐前后血糖及睡前血糖。
- 血糖控制良好者:每周或每几天监测一次即可。
家庭自测血糖注意事项
- 设备校准:定期校准血糖仪,确保测量准确。
- 试纸保存:妥善保存试纸条,避免高温或低温环境。
- 正确采血:先丢弃第一滴血液,再将第二滴血液均匀涂抹于试纸条上。
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合理的运动方案和定期的血糖监测,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采取行动,守护自己的健康。
热门推荐
乳茄(黄金果)盆栽养殖方法详解:从盆土到病虫害防治的全方位指南
哪句古诗更适合新年祝福?但愿今年胜去年还是天下谁人不识君?
精益创业方法论在创业实践中的应用:以乔布斯视角探索创新与变革的艺术
河清园:绍兴最美秋拍打卡地!
大运河绍兴段:千年水乡的文化瑰宝
绍兴避世秘境:犭央犭茶湖&许光汉同款竹筏秋千
绍兴三日游:打卡鲁迅故里和沈园之夜
2025年计算机应用工程师证书报考指南
杭州租房市场现状如何?租房者应如何选择合适的房源?
蓝舌石龙子饲养攻略大揭秘!
蓝舌石龙子:爬宠界的颜值担当
服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会拉肚子吗?
广东春季特色时令水果陆续上市,青柠、蓝莓、李子成农民"致富果"
皇帝柑怎么种?皇帝柑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花季期能喷药吗
苹果树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鲁迅故里:江南园林艺术的典范
春节烟花声:除旧布新的仪式感
科学如厕训练:宝宝憋尿的秘密
《诸天》修炼体系揭秘:从筑基到大罗的修行之路
考研政治近代史知识点:社会主要矛盾的特点
NASA“三叉戟”揭秘海卫一:冰封世界的秘密!
揭秘海卫一:太阳系边缘的神秘天体
NASA“三叉戟”任务揭秘海卫一神秘面纱
大理4日游 | 苍山洱海大理古城经典行程攻略
猫咪去世后尸体处理的正确做法
福建特色美食荔枝肉:二三百年传承与创新
福州荔枝肉:保姆级教程分享
肚子咕噜叫是饿了吗?这些情况千万注意,最后1个可致命
肚子咕咕叫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户口怎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