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专家教你正确储存家庭药品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教你正确储存家庭药品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赵彬提醒大家,在家中储备药品时需要注意很多细节。从药箱的选择到各类药品的分类存放,再到定期清理过期药品,每一个步骤都关乎家人的健康和安全。正确的储存方式不仅能保证药品的有效性,还能避免因误服或变质带来的风险。
药品储存的基本原则
家庭药品的储存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波指出,药品储存的关键在于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光照三个要素。
温度控制
- 常温保存:指环境温度在10-30℃之间,大多数口服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都属于此类。
- 阴凉处保存:环境温度不超过20℃,一些对温度敏感的药品需要这样储存。
- 冷藏保存:需要在2-8℃的环境中保存,如胰岛素、某些生物制剂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品不能冷冻,只能冷藏。
湿度管理
药品储存的湿度应控制在45%-75%之间。湿度过高会导致药品吸潮、变质,而湿度过低则可能导致药品风化。因此,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必要时可使用干燥剂。
避光保存
光照,尤其是紫外线,会加速药品的氧化分解。因此,需要避光保存的药品应存放在不透光的容器中,或放在避光的地方。例如,维生素C、硝酸甘油等对光敏感的药品,通常需要用棕色瓶子存放。
特殊药品的储存方法
胰岛素
未开封的胰岛素需要在2-8℃的环境中保存,可以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一旦开封使用,就不应再放回冰箱,而是应在室温下保存,最长不超过4周。
栓剂
栓剂在高温下容易软化,影响使用。因此,在夏季高温时,栓剂应放在冰箱中冷藏保存。使用前,可以先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待其恢复到室温后再使用。
眼用制剂
滴眼液、眼膏等眼用制剂一般需要在常温下保存。但有些特殊品种,如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则需要在2-8℃的环境中保存。开封后,使用时间不应超过4周。
糖浆剂
糖浆剂不宜放在冰箱中冷藏,因为低温可能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导致结晶析出。这类药物一般在室温下避光保存即可。
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
分类存放
药品应分类存放,成人药与儿童药分开,内服药与外用药区分,急救药与常规药分离。这样可以避免用药时的混淆,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更要防止儿童误食。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及时清理过期药品。药品的包装上通常会标注有效期,有的标注到具体日期,有的则标注到月份。一旦发现药品过期或变质(如片剂变色、胶囊粘连、液体浑浊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将其丢弃在有害垃圾箱中。
保持标签完整
药品的原包装和说明书不要随意丢弃,以便随时查阅药品信息。同时,药品的标签上通常会有储存条件的说明,这对于正确储存药品非常重要。
密闭保存
有些药品需要密闭保存,以防止尘土和异物进入。而密封保存则要求更严格,需要防止药品吸潮、风化、挥发。对于需要密闭或密封保存的药品,应确保容器完好无损。
正确储存药品是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家庭药箱,为家人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记住,药品不是普通商品,正确的储存方式不仅能延长药品的使用寿命,更能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