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叶建明教你如何判断肺实性结节良恶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叶建明教你如何判断肺实性结节良恶性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9
来源
1.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7dc3e9470683
2.
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376803948964319232
3.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8a528596626a
4.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7cf4e94790b9
5.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3c8b84626568
6.
https://casebook.medlive.cn/app/course/293
7.
https://m.toutiao.com/w/7460259958978806547/
8.
https://m.ximalaya.com/creation/73489708
9.
https://www.aydxb.cn/list_journal.php?category_id=17&journal_id=50

在医学领域,肺结节的诊断一直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如何准确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不仅考验着医生的专业能力,更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杭州市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叶建明,分享他在肺结节诊断方面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

01

专家简介:专注肺结节诊疗的权威医生

叶建明医生是杭州市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他专注于肺结节的影像诊断与微创手术治疗,倡导“不焦虑、不放任、长关注、适干预”的诊疗理念。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病例分析,叶建明医生在肺结节的良恶性判断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02

影像学特征:判断肺结节性质的关键

在肺结节的诊断中,影像学特征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叶建明医生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系列关键的影像学特征,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结节的性质。

1. 密度特征

肺结节的密度特征是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指标。叶建明医生指出,纯磨玻璃结节(pGGO)的恶性概率相对较低,而实性成分的增加往往提示恶性可能性的升高。在一次病例分享中,他提到一个随访4年的肺结节病例:

“此灶随访已经4年余,持续存在的混合磨玻璃结节,又具备血管进入穿行及异常增粗、边缘细毛刺、灶内细支气管通气、表面分叶有收缩力、整体轮廓与边界清楚,是非常典型恶性结节的影像表现。”

2. 形态特征

结节的形态特征也是判断其性质的重要依据。叶建明医生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

  • 分叶征:结节边缘呈现分叶状,通常提示恶性可能
  • 毛刺征:边缘有细小放射状突起,是恶性结节的典型表现
  • 胸膜凹陷征:结节与胸膜间出现三角形影像,多见于肺癌
  • 空泡征:结节内可见低密度区域,常见于肺腺癌

在一次病例讨论中,叶建明医生详细分析了一个左肺下叶实性结节的影像学特征:

“病灶位于左下叶,实性密度,表面不平有许多毛刺征、有血管进入并存在异常增粗、与胸膜比较靠近,似乎有一点点胸膜影响,但收缩力显然不够强,病灶周围有点显得存在‘晕’的感染,似乎有很淡的磨玻璃影似的。”

通过这些特征,他初步判断该结节恶性可能性较大,但建议进一步观察和随访。

3. 血管关系

结节与血管的关系也是判断其性质的重要线索。叶建明医生指出,恶性结节常伴有血管进入、穿行和异常增粗等表现。在多个病例分析中,他反复强调了这一特征的重要性:

“出现血管进入穿行并有异常增粗或灶内血管壁显得毛糙不光滑,这往往是恶性结节的重要征象。”

4. 胸膜牵拉

胸膜牵拉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像学特征。恶性结节常伴有明显的胸膜牵拉,形成所谓的“胸膜凹陷征”。但叶建明医生也指出,这一特征并非绝对,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特征综合判断。

03

随访观察:把握手术时机的关键

在肺结节的诊断中,随访观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叶建明医生强调,不是所有疑似恶性的结节都需要立即手术,过度治疗反而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他提出了“风险主要‘单次看密度,随访看变化’”的原则,主张根据结节的变化趋势来决定治疗时机。

在一次病例分享中,他提到:

“许多结友问我经常建议先随访,到底到什么时候又得手术呢?其实我一直强调看风险,不关注最后病理。风险主要‘单次看密度,随访看变化’。磨玻璃结节风险增加的个人经验是:1、密度整体增高偏高实性但没到实性;2、出现血管进入穿行并有异常增粗或灶内血管壁显得毛糙不光滑;3、邻近结构受影响,包括胸膜牵拉、血管弯征、灶内或邻近细支气管扩张截断等;4、磨仍纯但范围明显扩大也提示进展并风险增加。”

通过随访观察,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结节的生长速度和变化趋势,从而做出更合理的治疗决策。

04

个体化治疗:以患者利益为中心

叶建明医生始终坚持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诊疗理念。他认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结节的位置、大小、性质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他主张采用最小创伤、最安全的术式,同时兼顾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一次病例讨论中,他提到:

“个体化评估风险、个性化选择手术方式,综合评估选用肺段切除、楔形切除以及肺叶切除。把握‘最合适的时机、最小的创伤、最安全的术式、最少的花费’,真正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考虑问题。”

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不仅体现了医生的职业操守,更彰显了医学的人文关怀。

05

结语:科学理性对待肺结节

面对肺结节,患者和家属往往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叶建明医生建议,应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这一问题。通过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合理的随访观察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肺结节的诊疗效果。同时,他也呼吁广大患者和家属,不要过度恐慌,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计划,共同为健康保驾护航。

通过叶建明医生的分享,我们不仅学到了如何通过影像学特征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更深刻理解了“不焦虑、不放任、长关注、适干预”的诊疗理念。在面对肺结节这一复杂疾病时,只有依靠科学的诊断方法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真正实现精准医疗,为患者带来最佳的治疗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