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村支书: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2025年,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之年。作为村级组织的核心领导,村支书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更是村民利益的守护者,肩负着带领村民走向富裕、建设美丽乡村的重任。
村支书的职责定位
村支书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责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村干部队伍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产业发展: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增加村民收入。
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建设宜居环境。
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村民精神风貌。
实践案例分析
各地村支书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重庆潼南区和新疆吐鲁番市的案例。
潼南区:创新选聘产业村支书
2023年,重庆市潼南区为破解乡村产业发展技术人才供给不足、科技服务力量薄弱等问题,创新实施了“产业村支书”选聘计划。从西南大学等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选聘30名博士、正高级专家等人才担任首批产业村支书(主任)。
例如,桂林街道双坝社区产业村支书陈磊,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种植户引进“圆宝”“翠雪”等萝卜新品种,开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指导。太安镇鱼溅村产业村支书何霞,通过土壤分析化验,科学配肥,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花岩镇花岩社区产业村支书罗梨宾,提出“春赏花、秋采果”的农旅融合发展思路,带动当地餐饮、农产品销售。
数据显示,首批30名产业村支书(主任)聘任至今,已带动培育乡村人才300余名,首批30个试点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同比增长137.8%。
吐鲁番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吐鲁番市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河东村党支部书记赵军,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和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
在党建方面,赵军注重村干部队伍建设,从返乡大学生、优秀农民党员中选拔后备力量,打造了一支有活力、能干事的村干部队伍。在产业发展方面,河东村依托2300亩杏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商业街和停车场,提升村民收入。同时,探索“党支部+合作社+村民”模式,成立6个特色专业合作社,带动172名社员群众就业。
在文化建设方面,赵军推动建立“石榴籽服务站”,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组建红白理事会,修订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通过“美丽庭院”“美丽巷道”评比和“身边好人”评选,激发村民争先创优意识。
总结与展望
村支书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其作用不可替代。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建设,村支书正在带领村民们共同走向富裕和繁荣的道路。
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村支书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服务村民,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