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昭陵郡的前世今生:邵阳历史探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昭陵郡的前世今生:邵阳历史探秘

引用
网易
12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TN5IIF0544P625.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8A02I5A00
3.
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3/68/14302140.html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81%E4%B8%87%E5%8F%A4%E7%94%B0/4240890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4%A1%E9%94%B7/464297
6.
https://www.lsdlyj.com.cn/CN/10.20166/j.issn.2096-6822
7.
https://www.shaoyang.gov.cn/shaoyang/lsyg/202407/e19c9e5683754f7d91d5cbac69dc1864.shtml
8.
http://hunan.gov.cn/topic/2020hnjksc/jkscwzewm/202412/t20241223_33533702.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85%E6%9C%9D
10.
https://www.shaoyang.gov.cn/shaoyang/xzqh/201907/24ad340ae4734ba0ba36c03ec006ebc9.shtml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4%B8%96%E7%95%8C%E9%81%BA%E7%94%A2%E5%88%97%E8%A1%A8
12.
https://m.krzzjn.com/show-2990-141316.html

昭陵郡,这个在三国时期设立的行政区划,见证了邵阳地区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从最初的零陵郡分出,到东吴时期的独立成郡,再到晋朝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名邵陵,这段历史不仅是行政区划的演变,更凝结着邵阳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01

昭陵郡的设立与演变

昭陵郡的设立可以追溯到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26年)。当时,东吴为了加强对岭南地区的控制,从零陵郡北部划出部分区域,设立了昭陵郡,并将郡治设在今邵阳市。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三国时期政治军事的需要,也标志着邵阳地区首次拥有郡一级的行政建制。

西晋时期,为避司马昭之讳,昭陵郡改名为邵陵郡。这一名称的变更,反映了古代避讳制度对地名的影响。此后,邵陵郡的建制虽历经变迁,但其作为邵阳地区行政中心的地位一直延续至今。

02

邵阳的行政区划变迁

邵阳地区的行政区划变迁,是一部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长卷。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此筑城,称白公城,邵阳由此开启了其作为行政中心的历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邵阳属长沙郡。东汉末年,邵阳改属零陵郡。

三国时期,昭陵郡的设立标志着邵阳地区行政地位的提升。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为避司马昭之讳,昭陵郡改名为邵陵郡。这一名称的变更,不仅体现了古代避讳制度的影响,也反映了邵阳地区行政建制的延续性。

南宋时期,邵阳再次迎来行政地位的提升。理宗赵昀登基前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登基后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由此而来。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

民国十七年(1928年),宝庆改名为邵阳。1949年解放后,邵阳市成立,最初为地辖市。1972年改为省辖市,但仍由地区代管。1977年7月,邵阳正式成为由省直接管理的地级市。1986年初,邵阳地区和邵阳市合并,形成了今天的行政区划格局。

03

邵阳的历史文化传承

邵阳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见证了这座古城的辉煌历史。城步南山,被誉为南方的“呼伦贝尔”,展现了邵阳独特的自然风光。武冈云山,云雾缭绕,是道教六九福地,体现了邵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宝庆府古城墙、魏源故居等历史建筑,诉说着邵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荣耀。

邵阳不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更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魏源,这位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风。蔡锷,近代民主革命家和军事家,为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护国战争。此外,还有贺绿汀等文化名人,他们的贡献为邵阳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从昭陵郡到邵阳市,这座古城见证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不仅展现了邵阳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