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椒柏酒到满汉全席:年夜饭的千年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椒柏酒到满汉全席:年夜饭的千年演变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2854471_121956424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UESNGM405179HFG.html
3.
https://www.gjrwls.com/jinghua/20240206/939610804724957184.html
4.
https://news.gmw.cn/2025-01/17/content_37802771.htm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47855
6.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2/t20240223_5734437.shtml
7.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114.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6%BB%BF%E6%BC%A2%E5%85%A8%E5%B8%AD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B%BF%E6%BC%A2%E5%85%A8%E5%B8%AD

“椒柏酒”和“屠苏酒”,这两个古老的酒名,承载着中国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从汉代的椒柏酒到隋唐的屠苏酒,再到清代的满汉全席,年夜饭的演变历程见证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1

从祭祀到团圆:年夜饭的千年演变

年夜饭,又称年羹饭、年更饭、分岁筵、团年饭等,其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年终祭祀仪式。当时的人们将作物的丰产归功于自然的赐予,于是举办各种祭祀以示感谢。先秦时期的年终大祭被称为“蜡祭”,人们“合聚万物而索飨”,搜罗各种食物作为贡品以敬神祈福。

随着家族社会的发展,年终祭祀逐渐演变为以祭祀祖先为主的腊日祭。《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了古人祭祀祖先的场景:“跻佊公堂,称佊兕觥,万寿无疆。”这里的公堂是供奉先祖牌位的祖屋,人们在此杀猪宰羊,饮宴团聚,祭祀祖先,祈求福佑。

西晋周处《风土记》中描述了除夕之夜的热闹景象:“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也记载了两湖地区家家准备美味佳肴、畅饮守岁的习俗。

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绘了开封百姓吃年夜饭的场景:“居室华灯皆燃,举家围坐,长者上首,男女分左右,频举杯觞。”明代北京人在腊月廿四祭灶后,会储存过年用的肉和点心,到除夕夜则“大饮大嚼,鼓乐喧阗,为庆贺焉”。

02

年夜饭的特色饮品:椒柏酒与屠苏酒

在古代,年夜饭不仅有丰盛的菜肴,还有特色的饮品。汉代的椒柏酒是一种由椒花和柏叶制成的养生酒,古人相信它能祛病健身。《荆楚岁时记》记载:“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

魏晋南北朝时期,屠苏酒逐渐取代椒柏酒成为主流。这种酒由多种中药制成,能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关于屠苏酒的起源,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一位隐居在屠苏庵的人每年除夕都会为乡亲们送上一剂药,告诉他们在新年早晨把这种药放入井中煮水饮用,能预防瘟疫。

隋唐时期,屠苏酒愈加盛行。诗人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中写道:“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这句诗体现了古人对健康长寿的向往。

03

满汉全席:年夜饭的巅峰之作

满汉全席是清代最具代表性的宫廷盛宴,据传始于康熙年间,最早记载见于乾隆年间的《扬州画舫录》。满汉全席的菜单版本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相声《报菜名》中的贯口:“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

根据李斗的记载,满汉全席共有108道菜,包括:

  • 30道山东菜
  • 30道江浙菜
  • 12道北京菜
  • 12道闽菜
  • 12道广东菜
  • 12道满族菜

满汉全席保留了满族菜的“八大碗”传统,包括雪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小鸡榛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鱼、阿玛尊肉等。其中“阿玛尊肉”据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发明的,也是东北名菜“锅包肉”的前身。

04

年夜饭的文化内涵

从简单的祭祀仪式到丰盛的满汉全席,年夜饭的演变见证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不仅是一顿团圆饭,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纳祥的孝道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团圆、生活富足的美好向往。

如今,虽然年夜饭的形式与时俱进,但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人强烈的家庭观念,尊敬长辈、爱护幼小的伦理意识则亘古传承,愈发浓烈。无论是在家自己烹饪,还是外出就餐,年夜饭始终是中国人最温暖的期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