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突发疾病致3死7伤,这些预防措施需重视
驾驶员突发疾病致3死7伤,这些预防措施需重视
近日,南昌市东湖区叠山路胜利路口至子固路口段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与多名行人发生碰撞,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系驾驶员李某在驾驶过程中突发心脏不适失去意识所致。
这起事故再次凸显了驾驶员健康状况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无论是公交车司机,还是货车、出租车司机等职业驾驶员群体,其生理和心理健康不仅可能影响驾驶能力,降低工作效率,甚至会造成公共安全事故。
2023年11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修订印发了新版《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其中第二十七条规定,客运企业应当关心客运驾驶员的身心健康,每年组织客运驾驶员进行体检,加强对客运驾驶员的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对发现客运驾驶员身体条件不适宜继续从事驾驶工作的,应及时调离驾驶岗位。
近年来,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相关企业在加强职业体检的基础上,还采取了一些创新举措:
北京公交集团为部分线路驾驶员佩戴情绪感知手环,实现驾驶员和车辆智能化追踪和溯源管理。这个为驾驶员定制的手环可以进行7种体征监测,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氧、运动、血压、睡眠,还可以监测抑郁、焦虑等情绪状态。健康监测功能可以实现实时测量、异常预警、线下核查、情绪感知。
多地公交企业也定期为驾驶员进行心理辅导。图为苏州市心理健康协会在苏州市公交集团的委托下,为3000余位公交驾驶员开展心理风险筛查与心理测评工作。
一些针对驾驶员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建议,将睡眠障碍筛查作为卡车司机获得从业资格的必要一环,在司机上路前进行必要的睡眠障碍筛查。筛查可涵盖睡眠呼吸暂停、失眠等常见睡眠障碍的诊断以及睡眠质量的评估。从长远角度考虑,还应积极推动将卡车司机的睡眠障碍治疗纳入医保体系,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确保治疗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保障驾驶员的身心健康,不仅是对驾驶员个人负责,更是对社会公共安全负责。通过定期体检、心理辅导、智能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因驾驶员健康问题引发的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