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将进酒》刷屏背后:一首诗的千年魅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将进酒》刷屏背后:一首诗的千年魅力

引用
CSDN
9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qq_14855971/article/details/136064690
2.
https://www.sohu.com/a/757421983_121347613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31167
4.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12/doc-ineetsmu0266718.shtml
5.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409/17/140000_54719175.htm
6.
https://www.qidian.com/ask/tqbzfdyzfbpcl
7.
https://www.scjjrb.com/2025/01/27/99425432.html
8.
https://www.cac.gov.cn/2025-01/26/c_1739591716108717.htm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03/19/36809899_1133062862.shtml

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节目,以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将观众带入了盛唐时期的长安城。当“李白”振臂高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全场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灿烂的盛世。

节目中,白鹤飞舞,戏曲、舞龙等元素交织,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当“李白”吟诵《将进酒》时,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都不约而同地跟着朗诵,场面蔚为壮观。有网友评论:“当《将进酒》的诗句响起,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回了盛唐,亲眼见证了那个辉煌的时代。”

更有趣的是,节目组还安排了一个巧妙的彩蛋:邀请曾在电视剧《庆余年》中饰演范闲的演员张若昀参与演出。在《庆余年》中,范闲因一口气背诵百首诗词而被称为“诗仙”,与李白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呼应。这种巧妙的设计,让不少网友直呼:“诗仙李白和小范大人同框,太燃了!”

《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当时李白因被排挤而离开长安,游历梁、宋等地,与友人元丹丘、岑勋相会。面对人生挫折,李白没有消沉,而是以豪迈的气概,写下了这首充满激情的诗篇。诗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达了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展现了对未来的信心,“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则体现了豪迈的气概。

这首诗之所以能在当代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原因有三:

  1. 文化认同感:《将进酒》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当熟悉的诗句响起,很容易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 艺术感染力:春晚节目通过多元艺术形式的融合,将《将进酒》的豪迈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戏曲到舞龙,从说唱到交响乐,各种艺术元素相互交织,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3. 时代精神的呼应:《将进酒》中所展现的乐观向上、自信豪迈的精神,与当代中国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高度契合。这种精神上的共鸣,使得这首千年古诗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从2024年春晚西安分会场的火爆场面可以看出,《将进酒》这首千年古诗,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它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将进酒》的诗句,穿越千年,依然能击中我们的心灵,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