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村支书因醉驾被免职后其子"接班"引争议,官方:选举合法合规
河北一村支书因醉驾被免职后其子"接班"引争议,官方:选举合法合规
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武官寨镇柴庄村一起村干部选举争议引发社会关注。该村原党支部书记曹端广因醉驾被免职后,其子曹博继任村支书,引发村民质疑选举程序不透明、存在"内定接班"嫌疑。尽管镇政府证实选举合法合规,但曹博已主动辞职。
事件经过:从酒驾免职到"父子接班"
2021年,时任柴庄村支书的曹端广因醉驾被免职。随后,其子曹博"接班"担任村支书兼村主任。据村民反映,整个过程缺乏透明度,部分村民甚至不知情。
"我们平时都很少看到他(曹博),现在村里还是他爸(曹端广)说了算。选举村支书和村主任不应该有非常完备的程序吗?怎么能这么随意的就让儿子接班呢?"有村民表示。
争议焦点:选举程序与履职能力引发质疑
对于村民的质疑,曹端广和曹博均予以否认,称选举过程合法合规。然而,具体选举时间、参选人数等关键信息却语焉不详。这种模糊性加剧了村民的疑虑,也让外界难以对选举的规范性做出准确判断。
更让村民不满的是,曹博作为县自然资源局的公职人员,平时并不住在村里,难以全身心投入村支书的工作。"我到村里工作不可能去每个村民家报道吧?"曹博的回应未能消除村民的质疑。
村务公开与民主监督缺失
村民反映,无论是曹端广还是曹博担任村支书期间,村务公开都存在问题,如低保户认定、荒地粮食补贴去向及扶贫资金去向等重要村务内容均未及时公开。这表明在村庄治理中,民主监督机制可能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导致村民对村务管理的信任度降低。
基层治理困境与反思
这一事件折射出当前基层治理面临的多重挑战:
选举程序规范化:如何确保选举程序的公开透明,让每位村民都能充分参与和监督?
权力传承与家族化:如何防止权力在家族内部传承,确保村支书职位通过公平竞争产生?
村务公开与民主监督:如何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村干部选拔与管理:如何完善村干部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机制,提升其履职能力?
最新进展:曹博已主动辞职
面对争议,曹博已主动辞去村支书职务,理由是准备参加公职人员考试,无精力负责村内事务。这一决定虽暂时平息了风波,但事件引发的思考仍在继续。
这起"父子接班"事件,不仅关乎一个村庄的治理,更折射出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如何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保障村民权益,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期待,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类似事件能够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契机,让每个村庄都能在法治轨道上实现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