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安文物保护大会聚焦: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保护新动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安文物保护大会聚焦: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保护新动向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17614
2.
https://news.gmw.cn/2025-01/02/content_37772689.htm
3.
http://www.sxwby.com/content/content?cate_id=14&id=4357
4.
http://www.sxswyy.com/index.php?c=article&id=368
5.
http://m.cnwest.com/sxxw/a/2024/07/11/22688867.html
6.
https://www.sinowh.org.cn/Mobile/Article?ArticleId=334d134c-4ab3-4d4b-bf5d-db1524f6c2d7
7.
http://m.cnwest.com/sxxw/a/2024/11/16/22870742.html
8.
http://www.silkroads.org.cn/portal.php?mod=list&catid=58&author=%E9%9B%B7%E6%81%BA
9.
https://news.sina.cn/znl/2024-11-16/detail-incwftup9134730.d.html?from=wap
10.
https://www.ccf.org.cn/Member_Activities/2024-05-13/821665.shtml

近日,西安市文物保护大会发布了《西安市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将推进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其中,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之一,其保护工作备受关注。

01

未央宫遗址:见证汉朝辉煌

汉长安城遗址作为西汉王朝的都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未央宫作为汉长安城的核心建筑群,见证了西汉王朝的兴衰更替。据史料记载,未央宫前殿遗址曾是西汉政治活动的中心,文帝、景帝、张骞、司马迁、卫青、霍去病等历史人物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

02

创新机制: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并重

面对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双重挑战,西安市创新性地提出了“先考古、后出让”的重要制度改革。这一机制将配合基本建设的文物审批事项由申请后审批改为申请前主动服务,将考古工作由被动跟进实施转变为提前主动完成,达到项目建设前有效保证文物安全的目的。

西安市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陈斌表示,这一措施不仅有效解决了基建考古面临的部分问题,还实现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和谐统一。据统计,西安市现有登记在册不可移动文物点3246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28处,纳入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的大遗址面积约383.73平方公里,占城镇开发边界总面积的23.7%。

03

大遗址保护:未央宫遗址的实践

在具体实践中,西安市建立了“市级+特区+属地”的大遗址全域保护分级责任体系。一年来上报J100号夯台、楼阁台、直城门、拜水台遗址、天禄阁遗址等11个文保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同时,西安市还积极推进《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与《汉长安城遗址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编制工作,确保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

04

未来展望:让文物活起来

西安市文物局局长孙超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文物工作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理念,创新思路,积极推动让文物活起来。例如,钟楼古井遗址以6号线二期建设场地实际考古发掘的古井实物为主体,整体还原考古发掘现场,实现了对古井遗址实物的还原保护。这既充分展现了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利于提升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的保护工作,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负责。通过科学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将为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