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预制菜:梅菜扣肉如何撬动亿元产业?
梅州客家预制菜:梅菜扣肉如何撬动亿元产业?
在广东梅州,一道传统的客家名菜——梅菜扣肉,正以全新的方式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近年来,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不仅让这道经典美食焕发新生,更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崛起:小扣肉撬动大市场
在梅县区石扇镇松林村,梅菜扣肉的香味飘散在空气中,这里已经成为梅州客家预制菜的重要生产基地。2023年,松林村的农产品及预制菜产值接近700万元,这个数字背后,是1000多户农户的辛勤付出和收获。
“我们争取在2024年达到芥菜种植面积500亩,预制菜产业产值力争达1000万元。”石扇镇党委书记曾谋的话里,透露出对未来的雄心壮志。
政策引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松林村在石扇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探索出“1+1+1+2+N”的产业发展模式,即一个党支部、一个产业村长、一个公司、两个合作社,加上N个村种植基地的组合拳。
2021年,松林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统一种植标准,集约了100多亩土地种植芥菜。同时,成立了咸菜研发项目部,统一生产技术、质量标准、加工包装和品牌销售,逐步走上产业化道路。
创新驱动:传统美食的现代转型
在传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松林村不断进行创新。比如在咸菜制作中,将传统的1瓮20斤咸菜用5斤盐,改为100斤咸菜只用5斤盐,并使用机器揉搓使其入味,既保证了口感,又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的追求。
同时,松林村还抓住预制菜产业加速发展机遇,成立了预制菜研发部,研发推广梅菜包、梅菜扣肉、咸菜包等10个预制菜产品,并建立了预制菜生产车间。
销售创新:线上线下双轮驱动
松林村采用“传统渠道+互联网+新零售”的三位一体销售模式,产品供不应求,销量节节攀升。由于芥菜有季节性,通常只能在秋冬季节种植一季,其他季节容易“上芯”,不适合制作咸菜,即使2023年集约了250亩土地,种植面积依然不够。邓荣生表示,眼下他正与科研院所探讨课题,看看能否实现芥菜反季节种植,从而提高芥菜产量。
成效显著:农户增收产业兴旺
数据显示,2023年,松林村农产品及预制菜的产值近700万元,联农带农1000多户,户均增收6000多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产业的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未来可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双赢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标准化生产,传统客家美食得以保持其独特风味;通过品牌建设,梅州客家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通过产业化经营,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村经济焕发新活力。
随着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的持续发展,这道承载着客家文化记忆的梅菜扣肉,必将香飘更远,为更多人带去美味与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