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市花“同安红”,你了解多少?
厦门的市花“同安红”,你了解多少?
“同安红”三角梅,这个诞生于厦门的花卉品种,以其独特的魅力,不仅装点了城市的每个角落,更成为了厦门的一张美丽名片。它见证了厦门的发展历程,承载着厦门人的城市记忆。
从引进到市花:一段跨越百年的历史
“同安红”三角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据记载,这种美丽的花卉最早是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从南美洲引入厦门。因其花色鲜艳、花期持久且适应性强,很快就在厦门的街头巷尾生根发芽。1986年,厦门市正式将三角梅定为市花,而“同安红”作为其中最优秀的品种,更是成为了厦门的骄傲。
独特的品种优势
“同安红”三角梅之所以能成为厦门的市花,与其独特的品种优势密不可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花期长,从3月一直持续到10月,最长可达280天,被誉为“勤花”品种。其花色还会随时间变化,从橙红到深红再到紫红,象征着喜庆与繁荣。
在栽培方面,“同安红”三角梅也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它对土壤要求不高,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园艺土即可;光照方面,全日照环境最佳,即使在散射光下也能开花。这些特性使得它既适合盆栽观赏,也适合大规模绿化种植。
城市的美丽名片
作为厦门市花,“同安红”三角梅在城市绿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走在厦门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种美丽的花卉。无论是道路两旁、公园绿地,还是居民小区,都能看到它鲜艳的身影。特别是在重大节日或活动中,“同安红”三角梅更是不可或缺的装饰元素。2017年金砖厦门会晤期间,全市各重要路段就摆放了3万多盆“同安红”三角梅,惊艳了海内外嘉宾。
除了在市政绿化中的广泛应用,“同安红”三角梅也深受市民喜爱。许多家庭都会在阳台上种植这种美丽的花卉。在同安区,甚至形成了以“同安红”三角梅为主的盆景产业。据统计,同安区的三角梅栽培面积已达1630亩,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这些盆景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东南亚地区,成为了厦门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张美丽名片。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同安红”三角梅,厦门市政府还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例如,首届市树市花主题系列活动就包括了全市中小学生三角梅绘画比赛。活动中,专家们详细介绍了三角梅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原产地、名称由来以及在厦门的种植推广成果。小记者们在专家的带领下,走进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近距离观察这种美丽的花卉。据统计,全世界现有三角梅品种逾1000个,而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已收集和培育了近500个品种,是目前国内保存三角梅资源最多的机构之一。
此外,厦门还成立了专门的三角梅研究推广中心,致力于三角梅的品种改良和推广。在同安区,一些花农已经开始尝试培育新品种,如金黄色、粉色等不同花色的“同安红”变异品种。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三角梅的品种,也为城市绿化和家庭园艺提供了更多选择。
结语
“同安红”三角梅,这种源自南美洲的花卉,经过厦门人的精心培育和推广,已经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更成为了厦门人精神追求的象征。正如诗人舒婷所写:“越是生冷的地方,越显得放浪、美丽。”在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同安红”三角梅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驻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