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非遗美食:鱼丸与熏鸡的百年传奇
温州非遗美食:鱼丸与熏鸡的百年传奇
温州,这座千年古城不仅孕育出独特的瓯越文化,更留下了众多令人垂涎的美食。其中,温州鱼丸和藤桥熏鸡作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承载着温州人的记忆与乡愁。
百年鱼丸,一勺鲜美
温州鱼丸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这道传统美食以新鲜鮸鱼为主要原料,经过精细的制作工艺,呈现出独特的风味。
制作温州鱼丸的第一步是选材。通常选用肉质鲜嫩的鮸鱼,去除鱼骨后,将鱼肉剁成细腻的肉泥。为了去除鱼腥味,鱼肉泥中会加入生姜、葱、料酒等调料,并充分搅拌均匀。有时还会加入少量食用碱,使鱼肉更加紧实有弹性。
接下来是搅拌工艺。将鱼肉泥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冰水进行高速搅拌。这个过程需要不断添加冰水,以保持鱼肉泥的温度,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纤维变粗糙。
最后是成型环节。温州鱼丸采用传统的手工挤制工艺。将搅拌好的鱼肉泥放入特制的布袋中,通过挤压布袋,将鱼肉泥挤出成丸状。这种手工挤制的方法,既能保证鱼丸的形状美观,又能使其口感更加紧实。
温州鱼丸的烹饪方法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炖汤。将鱼丸放入炖盅,加入高汤、蔬菜等配料,用文火慢慢炖煮。炖好的鱼丸汤,汤汁鲜美,鱼丸滑嫩,营养丰富,是温州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
熏鸡飘香,千年传承
藤桥熏鸡的历史更为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明嘉靖年间。这道美食不仅承载着温州人的记忆,更成为了温州饮食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藤桥熏鸡的制作工艺独特而讲究。选用的是当地放养的三黄鸡,这种鸡肉质鲜嫩,非常适合熏制。熏制时,主要采用红糖和橘皮作为辅料。在老手艺人精准的火候掌控下,柴木和红糖在高温下产生熏烟,与橘皮蒸发产生的独特香气完美融合,渗透到鸡皮中,使熏鸡呈现出诱人的枣红色泽,同时保持肉质鲜嫩多汁。
藤桥熏鸡不仅是温州人餐桌上的美味,更寄托着温州人的乡愁。每到春节前夕,藤桥镇家家户户都会挂出等待风干的熏鸡,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道美食不仅是温州人过年送礼的必备佳品,更承载着人们对来年事事“吉(鸡)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非遗传承,创新与发展
温州鱼丸和藤桥熏鸡作为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2024年,温州鱼丸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遗体验基地推荐目录,为这道百年美食注入了新的活力。
藤桥熏鸡则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藤桥食品有限公司作为温州制作藤桥熏鸡的龙头企业,通过四十余年的时间,推动熏鸡走上规模化产销之路。如今,藤桥熏鸡不仅走出了温州,更销往全国32个省份、260个地市,仅熏鸡一项迄今已卖出1亿多只。2023年,藤桥熏鸡销售额更是突破3.5亿元,成为了当地村民的致富“金鸡”。
温州鱼丸和藤桥熏鸡不仅是温州的美食名片,更承载着温州人的记忆与乡愁。它们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承。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温州,不妨走进一家特色餐馆,品尝这两道非遗美食,感受温州独特的饮食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