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护腰大作战:中医教你告别早晨腰疼
秋冬护腰大作战:中医教你告别早晨腰疼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不少人都会感到腰部不适,甚至疼痛难忍。近期,各大医院骨科门诊中,因腰疼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31岁的张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表示:“整条腿连到屁股处都很疼,左侧还有明显抽筋!平常上班坐着还好,走路稍微有影响,但每次弯腰、蹲下、趴下就会剧烈疼痛,尤其是动态弯腰坐进车里那个瞬间最疼!”
专家指出,寒冷和潮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直接诱因。冬季受寒会导致肌肉收缩,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进而加重腰椎病症状,甚至诱发新的疼痛。此外,久坐、缺乏运动等现代人常见的生活习惯,也让年轻人成为腰疼的高发群体。
在中医理论中,腰疼被分为不同类型,主要包括:
气滞血瘀型:多由外伤或慢性劳损引起,表现为疼痛固定、拒按、夜间加重。治疗上以身痛逐瘀汤加减为主,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风寒夹湿型:常见于感受风寒湿邪后,表现为腰痛遇寒加重、得热则减。治疗上可用乌头汤加减,起到散寒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
湿热阻络型:多见于湿热体质或饮食不当者,表现为腰痛伴有发热、口苦等症状。治疗上选用三妙丸加减,能清热燥湿、活血通络。
肝肾亏虚型:与肾精亏损有关,表现为腰膝酸软、疼痛绵绵。治疗上选用左归丸加减,以滋补肝肾。
中医治疗腰疼的方法多样,包括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用等。其中,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腰眼、肾俞、命门等,可以缓解疼痛;推拿按摩则能疏通经络,改善肌肉紧张;中药治疗则根据个体差异,选用独活、川芎、杜仲等药物,调理气血、滋补肝肾。
除了专业治疗,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些自我调理方法。比如按摩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眼下约一寸处)、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骨头尖端凹陷处)和鹤顶穴(位于膝上部髌底中点上方凹陷处),每个穴位每天按压12次,每次约3-5分钟,可有效缓解腰膝酸痛。
预防胜于治疗,秋冬季节应注意腰部保暖,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度进行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的运动,如散步、游泳、太极等。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钙、镁等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骨骼和肌肉的健康。
如果腰疼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获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