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暴雨预警升级!这些地方山体滑坡风险高,如何防范?
湖南暴雨预警升级!这些地方山体滑坡风险高,如何防范?
10月17日晚至18日,湖南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天气过程,湘东北、湘中偏南局地将出现暴雨。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与省气象局联合会商得出结论,受持续降雨影响,湘南、湘东南部分区域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面对暴雨预警下的山体滑坡风险,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范措施?
山体滑坡:湖南地质灾害的“头号杀手”
山体滑坡,又称山崩或地滑,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指的是山坡上的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特定的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境内山地、丘陵和岗地占全省总面积的80.5%,地质环境复杂,是山体滑坡的高发区。
据统计,湖南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其中山体滑坡占主导地位。2024年8月,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永州市和郴州市部分地区就曾发生多起山体滑坡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科技助力:湖南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显神威
面对严峻的地质灾害形势,湖南省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对省市县三级多尺度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和地质灾害发灾阈值进行综合分析,完成省市县不同尺度条件下的地质灾害区域性、趋势性风险研究,实现省市县三级多尺度条件下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产品的制作及发布等功能。
具体来说,多尺度区域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监控、模型分析及服务、终端制作及发布五大模块。其中,模型分析及服务模块可对模型进行设计,并实现模型的扩展化,省市县三级用户均可参与到模型的研发中来,力求提供更精确的模型分析服务。
多管齐下:构建“人防+技防”防治体系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处长谭译林介绍,目前省内科技手段主要体现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上,已构建“人防+技防”防治体系。具体措施包括:
监测预警:通过专业设备实时监控斜坡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例如,湖南省地质灾害数据开发与管理应用系统的全息档案模块,可对隐患点的详细信息、监测预警、项目信息、搬迁避让、治理工程进行全方位展示。
工程治理:采用抗滑桩、挡土墙等工程措施对不稳定斜坡进行加固。例如,主动边坡防护网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矿山、水利、市政等工程领域的边坡防护,尤其适用于高陡边坡、风化严重的边坡和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
群众自救: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例如,湖南省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和社区活动,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范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公众如何应对山体滑坡?
面对暴雨预警下的山体滑坡风险,公众应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关注预警信息: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了解所在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等级。
选择安全地带:避免在陡坡、沟口、崖边等地带修建房屋或长时间停留。如果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应提前做好撤离准备。
熟悉撤离路线:了解所在地区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熟悉紧急撤离路线和避难场所。
做好应急准备:准备应急包,包括饮用水、食品、药品、手电筒、哨子等应急物资。
注意观察迹象:留意周围环境变化,如发现斜坡裂缝、树木倾斜、水流变浑浊等异常情况,立即撤离并报告相关部门。
配合政府工作:一旦接到撤离通知,应立即有序撤离,不要贪恋财物,服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
面对暴雨预警下的山体滑坡风险,我们既要依靠科技手段加强监测预警,又要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只有政府、专业机构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范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