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六十年一遇!2025年冬至为何如此特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六十年一遇!2025年冬至为何如此特殊?

引用
中华网
12
来源
1.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108/47844055.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2A0113000
3.
https://www.sohu.com/a/839957393_121256933
4.
http://health.people.com.cn/GB/457675/458439/index.html
5.
https://www.sohu.com/a/835928281_120634505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R051P50525RS7P.html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FBMOLB0512W93K.html
8.
http://www.rongcheng.gov.cn/art/2024/12/19/art_59966_5117925.html
9.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7661bb7d5deebfff5b8c638.html
10.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638149.html
11.
https://www.marieclaire.com.tw/lifestyle/news/83417
12.
https://www.schsa.org.hk/elderlyblog/health/%E5%86%AC%E8%87%B3%E5%A4%A7%E9%81%8E%E5%B9%B4%EF%BC%9F6%E5%A4%A7%E7%BF%92%E4%BF%97%E3%80%81%E9%95%B7%E8%80%85%E5%86%AC%E8%87%B3%E9%A3%B2%E9%A3%9F%E5%B0%8F%E8%B2%BC%E5%A3%AB%E4%B8%80%E8%A6%BD/

2025年的冬至,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节气。根据天文历法,今年的冬至不仅在农历月尾出现,而且公历和农历日期罕见重合(都是21日),这种现象60年才出现一次。更令人关注的是,受拉尼娜现象影响,今年的冬天可能比往常更加寒冷。

01

冬至:一年中最特殊的节气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通常在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交节。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从这一天开始,北半球的白昼将逐日变长,因此冬至也被称为“日南至”或“长至节”。

在传统文化观念中,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流转的关键时刻,“冬至阳生春又来”,标志着阳气开始回升,天地间的能量进入新的循环。《易经》中记载:“地雷复,六阴至,一阳生。”形象地描述了冬至时阴阳变化的规律。

02

2025年冬至:寒潮来袭,冷到正二月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2025年1月8日将进入“三九”,这是全年最寒冷的时期之一。而就在1月7日,一股超强冷空气将开始影响我国,带来大幅度降温。1月8日三九第一天,部分地区将迎来降雪天气,气温骤降两位数,天气变得异常寒冷。

这种寒冷天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根据民谚“冬至在月尾,冷到正二月”的说法,由于今年冬至出现在农历月尾,预示着寒冷天气可能延续到农历正月和二月。这意味着整个春节假期都可能处于持续低温状态。

03

冬至三候: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每一候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现象:

  • 一候蚯蚓结:虽然阳气已开始生长,但地表温度仍然很低,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仿佛打结一般。

  • 二候麋角解:麋鹿的角开始自然脱落,这是自然界中阴阳交替的体现。古人认为麋鹿为阴性动物,冬至一阳生,麋鹿感受到阴气渐退而解角。

  • 三候水泉动:尽管天气寒冷,但由于阳气初生,山中的泉水开始流动,甚至出现温热现象。

04

冬至习俗:传承千年的文化记忆

冬至不仅是节气,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和饮食文化。

  • 祭祀: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 吃水饺: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 九九消寒: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 吃汤圆: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 吃烧腊与姜饭:南方一些地方在冬至日要吃烧腊,冬至这天,晒制好的烧腊就成为两广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寓意加菜添岁。冬至日,吴川人素有冬至“吃姜饭”的习俗。

  • 吃番薯汤果: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宁波人在做番薯汤果时,习惯加酒酿。

  • 喝羊肉汤:每年的冬至日,连接四川成都到简阳的成简快速通道迎来了一年中较热闹的时候,人们驱车涌入位于龙泉山脉东侧的简阳市,只为寻得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 圆仔贴门:在闽南,潮汕一带,每逢冬至,除了吃汤圆外,还要搓两个大的圆仔贴在大门环上,象征团圆、吉利。这个风俗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一年的冬至,有一个老乞丐无钱掩埋冻死的妻子,只好将女儿卖给富有人家作奴婢。女儿痛不欲生,一时昏了过去。老乞丐连忙讨来一碗米汤,一口一口地给女儿喂下去,慢慢地女儿终于苏醒过来。老乞丐又为女儿讨来几粒糯米圆,劝慰女儿:“我们今日分别,就像这圆仔分成两半,现在咱们一人吃一半,等将来日子好了,咱们团圆了,再吃圆仔。”三年过去了,老乞丐依旧没有回来找女儿,女儿想念父亲,盼望父女俩早日团圆。“主人同意了,她搓了两个大圆仔粘在门环上,以寄托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她的孝心感动了后人,人们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05

实用建议:如何应对寒冷天气

面对可能到来的严寒天气,我们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1. 防寒保暖:随着三九四九的到来,全国各地都将进入最寒冷的阶段。在起居方面应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物,衣裤既要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又要柔软宽松,以利于血液流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2. 饮食调养: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好时节,可食用补气填精之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枸杞、黑枣、黑木耳、黑荞麦等。同时,应多进食一些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等。但万不可盲目“进补”,要结合自己的体质状态,合理安排饮食。

  3. 预防流感:冬季是流感高发期,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早就医、居家休息,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应尽量避免密切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年人或者慢性病患者时。

  4. 适度运动:在寒冷的冬季,适度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避免在极端寒冷或大风天气进行户外运动。

2025年的冬至,以其罕见的天文现象和可能的极端天气,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节气。它不仅是一个自然的转折点,更是一个文化的传承时刻。让我们在科学应对寒冷的同时,也能感受这份来自传统文化的温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